在中國成都試飛的第6代匿蹤戰機。(取自微博)
中國解放軍日前曝光2款第6代匿蹤戰機的設計,其中1款可能是戰鬥轟炸機,另1款則是艦載機,引發國際關注。隨著美中兩國在軍事科技領域的競爭加劇,第6代戰機的研製也成為雙方爭奪的戰場,美軍高層也出面警告說,中國可能更先於美國,推出達到初始作戰能力(IOC)的第6代戰機。
美國軍聞網站Breaking Defense報導,美國空軍前採購主管亨特(Andrew Hunter)在被問及有關中國新戰機時坦言:「可以說,我們非常關注中國的動向,但並非所有訊息都會讓我們感到震驚,他們(開發戰機)的進度確實很驚人。」他警告說,中國有可能搶先推出達到初始作戰能力(IOC)的第6代戰機。
美國與中國正處於「次世代制空權」(NGAD)、也就是研製第6代匿蹤戰機的「競賽」中,美國未必能達成目標。亨特強調,中國的開發速度極為迅速,雖然美國最終可能推出性能更先進的戰機,但時間已不容浪費。
亨特指出,美國空軍的「技術優勢」和「零件、材料的優異品質」是重要的競爭力。他補充說:「所以,在達到IOC的日期上,中國或許會領先我們,但我相信我們會擁有更優秀的性能飛機,但我們確實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
先前也有專家指出,中國戰機「在隱身性、感測器融合和速度/機動性上」,遠遠落後於美國。這是因為,雖然中國能夠偷竊或仿製美國設計的「外部元素」,但內部的任務系統、匿蹤塗料、推進/控制技術通常是高度機密,難以獲取,也難以用國產技術複製。
事實上,中國在製造高品質耐用的渦輪噴射引擎方面存在困難,其航空電子技術也不成熟,因此中國商飛公司直到最近才有能力推出可行的商業飛機。中國通常會在外觀上模仿美國的武器系統,以顯示中國的技術實力,並暗示解放軍在武器開發方面不遜色於美國。
去年12月26日,1架較小型、雙引擎戰機在中國東北城市瀋陽完成首次試飛,被猜測由瀋陽飛機工業集團(SAC)打造,可能為殲-50。同1天,另1款較大、有3具引擎的戰機則在西南城市成都上空現身,被暱稱為殲-36,當地是成都飛機工業(CAC)的基地,CAC生產包括殲-20在內的多款戰機。
中國軍事評論員杜文龍指出,這2款第6代戰機基於不同的設計理念,旨在滿足中國解放軍不同需求。成都試飛的較大型戰機搭載3具引擎,採用無尾菱形翼設計,強調匿蹤能力、遠程飛行和高載荷能力,可能用於執行戰鬥轟炸任務。而在瀋陽試飛的較小型戰機,則採用雙引擎、Lambda構型的無尾翼設計,機動性更強,可能是為航空母艦量身打造的艦載戰機。
— Justin Bronk (@Justin_Br0nk) December 26, 2024
在中國迅速推進第6代戰機計畫的同時,美國空軍的「次世代制空權」(NGAD)計畫,卻因經費和政策問題而暫停,這讓許多人感到意外,畢竟NGAD計畫已投入多年,且被廣泛認為將在確保美國空中優勢中發揮關鍵作用。
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13日的公開演講中,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Frank Kendall)指出,軍方針對NGAD的審查「共識」是有繼續推進的「價值」。不過他也坦言,按照目前的進度完成這架戰機的開發,還需要超過200億美元的資金,而「美軍有其他更優先的項目需要資金支持。」
肯德爾表示,NGAD戰機可能會有多種替代方案,例如作為替代F-22戰機的「F-35後繼型」多用途戰機,成本更低,主要任務是指揮會在未來組成的無人機編隊(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CCA)。另外,空軍也可能更依賴「遠程打擊能力」。
肯德爾說:「保持軍工業的基礎營運,確保他們能給空軍提供適合的概念及能力組合,並盡可能高效地完成一切,我認為有非常多且合理的選擇擺在新政府的面前。」他強調,美國˙空軍可能還沒準備好「完全放棄」有人駕駛的戰機,儘管川普新政府的成員曾建議這樣做。
肯德爾坦言:「美國空軍的文化、歷史及傳統是以飛行員為角色核心,放棄這點在情感上對許多人來說,都是極其困難的事。」
After the impressive flight debut of what appear to be "sixth-generation" fighter jets developed in China on Dec. 26, 2024, there’s been growing chatter about whether the US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might be falling behind the curve.
— The Aviationist (@TheAviationist) January 3, 2025
It's fascinating to think about the… pic.twitter.com/wg6nCd1l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