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駁斥中共國防部「台灣當歸」論

楊嘯銘 2025年01月20日 00:00:00
若論「歸向」,更應由中共反思,回歸民主自由的初衷,而非企圖以威權壓迫吞併台灣。(美聯社)

若論「歸向」,更應由中共反思,回歸民主自由的初衷,而非企圖以威權壓迫吞併台灣。(美聯社)

近日,在野黨大肆削減政府各項預算,其中攸關我國戰略溝通之宣傳經費刪減幅度更達60%之譜,引起民眾憤慨;於此同時,中共國防部透過微博發佈「台灣當歸,歸來天地寬」的認知作戰訊息。

 

這一時間上的巧合,讓人不禁懷疑是否存在「裡應外合」的可能性:削弱自身宣傳能力,等同於在認知作戰中拱手讓出陣地;當台灣在國際舞台上被迫保持沉默,中共卻藉著認知作戰加強對台威脅,這是對台灣民主防線的一大打擊,更是國家安全的潛在危機。

 

歷史真相:誰該歸向誰?

 

吳謙聲稱「台灣當歸」,然而,歷史告訴我們,民主自由的中華民國才是這片土地的合法承續者。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來,中華民國推翻專制,開創共和;隨著歷史的變遷,中華民國遷台延續,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於1949年自行另立體制,與中華民國割裂。台灣以「中華民國114年」紀年,是全球唯一傳承這段歷史的地方,是真正秉持民主自由價值的國家。

 

相比之下,中共治理下的中國早已失去了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與自由的精神,取而代之的是極權統治與壓迫政策。若論「歸向」,更應由中共反思,回歸民主自由的初衷,而非企圖以威權壓迫吞併台灣。

 

團結是應對挑戰的關鍵

 

今年是抗戰勝利80週年,這段歷史教會我們,團結一致是戰勝強敵的關鍵。當年,在全球普遍不看好的情況下,中華民國最終取得艱難的勝利。而中共的「三分抗日、七分壯大自己」策略則暴露其利用國難謀取私利的本質。如今,台灣面對強大的外部威脅,更需警惕內部的分裂與短視行為,避免國共內戰中,我國內部遭中共輕易分裂瓦解的歷史悲劇重演。

 

民主自由的價值不可妥協

 

台灣的未來歸屬,早已被民主與自由的價值所註定。中共的認知作戰不僅是一場輿論戰,更是一場試圖改寫台灣身份的戰爭。台灣必須在軍事、外交及宣傳上全面強化,才能捍衛自身的主權與尊嚴。政府與人民應團結一致,以實際行動對抗中共的滲透與威脅,確保台灣的民主制度與自由價值得以延續。

 

台灣是民主自由的堡壘,是中華民國的合法延續。面對中共的挑釁與威脅,唯有堅持團結、加強國防,並在國際間積極發聲,台灣才能在這場認知作戰中立於不敗之地。台灣不需要「歸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我們始終站在歷史與價值的正確一方。

 

※作者為退役軍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