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立委聯手強修《財劃法》,表面上看有助於地方政府財政自主,但從實務上看,卻大大增加了政客綁樁自肥的風險。(攝影:張哲偉)
新版《財劃法》公告施行之後,按目前立法院的政治生態,未來三年執政黨似已無力扭轉肉桶立法歪風,行政院長卓榮泰於是裁示,立即凍結50%的地方補助款因應,雲林縣長張麗善因此指控這是政治報復,意圖癱瘓地方政府,說這是利用犧牲弱勢權益情緒勒索。朝野雙方雞同鴨講,到底是誰惡人先告狀?
關於蛋糕該怎麼分,這是吵了幾千年的無解難題,社會治理的真髓,說到底就看如何拿揑分配正義,這是人類獨具的共情能力,有別於其它物種的弱肉強食自私利己。傅崐萁們強勢推動的新版《財劃法》,是出於這種良善的利它動機嗎?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炊,地方政府多了這筆自主財源,表面上看起來會是一件好事,但這是基於地方政府也具有良好治理能力的假設之上,而這個假設通常都是令人失望搖頭的。就以老人福利來說,澎湖金門得天獨厚,三節慰問金年年獨占鰲頭,最近各縣市政府發放老人春節慰問金為例,各縣市發放條件與金額落差極大,金門給55歲以上老人發放12,000元最高,澎湖低收戶每人5,000元居次,六都之中,大抵介於1至2,500元之間,其它財政困窘的縣市如苗栗南投台東,勉強可以發出1千元上下,比較出人意料的是台南市,只給低收戶發放了500元。
又謂羊毛出在羊身上,之所以落差如此之大,說穿了就是地方首長施政目標優先順序不同,但多數都有選票利益的考量。這一次藍白立委聯手強修《財政收支劃分法》,一口氣從中央政府割走了3,753億元大肥肉,表面上看,這有助於地方政府財政自主,但從實務上看,卻大大增加了政客綁樁自肥的風險,不利於分配正義「損有餘而濟不足」原則的落實。
據財政部的測算,新法施行後,地方統籌分配分配稅款,將從4676億元成長到8429億元,成長率高達80%,單從絕對數字來看,六都似乎是最大贏家,台北市多了416億,新北市也多拿374億,六都之外的縣市成長率也都超過一倍,其中連江縣從7億元成長到33億,幅度高達358.4%,新竹市也成長了253.3%,而屏東縣則僅成長109%,高雄市最為悲催,增幅只有49%。
然而這些數字具有強烈的迷惑性,因為台灣的行政區劃無論幅員及人口數都落差極大,若以內政部戶籍人口速報為依據,修法後統籌稅款的人均獲配金額,400多萬人口的新北市,人均增加22,600元,而1萬4千人口的連江縣,人均增加23萬6900元,是新北市的10.48倍。其它五都及彰化縣都不到3萬元。在缺乏透明監督機制下,你猜地方首長會怎麼花這筆意外橫財?
對了,順便提醒一下花蓮鄉親,傅崐萁為故鄉多爭取了160億元(原70億),人均約73,000元,而他的夫人所執政的縣府,今年春節慰問金發放,低收入戶是一級每戶1000元,二、三級每戶800元,總共花消283萬3,200元。過年期間,大家不妨拿算盤撥一撥,過去十四年(先生8年,太太6年)來,統籌稅款都被花到哪裡去了,才來決定要不要罷免他。
※作者為自由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