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片】從AK-47模擬器到無人機駕駛 烏克蘭推動教育改革對抗俄羅斯威脅

劉孜芹 2025年02月04日 14:30:00
2024年10月,基輔州的學生正在上「烏克蘭防衛」(Defense of Ukraine)課程。(截自《基輔獨立報》網站)

2024年10月,基輔州的學生正在上「烏克蘭防衛」(Defense of Ukraine)課程。(截自《基輔獨立報》網站)

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推動全面的教育改革,強化學生的國防及公民意識,並逐步擺脫蘇聯時期的軍事訓練模式。「烏克蘭防衛」(Defense of Ukraine)課程從2024年開始試行,預計在2027年全面實施,內容涵蓋武器模擬操作、無人機駕駛、急救、地緣政治與國家安全等。這項課程不僅培養戰場技能,也強調社會及政治參與,以避免單純的軍事化教育。

 

烏克蘭的改革旨在確保未來世代具備自衛能力,同時維護國家身分與文化認同,以抵禦俄羅斯的持續威脅。相較之下,俄羅斯則透過軍事訓練和青年組織積極灌輸軍國主義,並在占領區強化對烏克蘭兒童的意識形態控制。

 

《基輔獨立報》(The Kyiv Independent)報導,在基輔州的1個小鎮上,10年級的烏克蘭學生馬里年科(Alina Marynenko)剛剛在AK-47步槍模擬射擊比賽中,擊敗全班同學,成為命中率最高的人。

 

馬里年科興奮地向全班喊道:「15發中14發!我創了紀錄!我們打敗了男生!」。馬里年科和她的同學們在「烏克蘭防衛」(Defense of Ukraine)課程中進行這次模擬射擊,這是1門實驗性課程,也是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過時的軍訓課因戰爭「重獲新生」

 

從蘇聯時代開始,這門課程一直是烏克蘭學校課程的一部分,過去被稱為「預備役訓練」(Pre-Conscription Training)或「祖國防衛」(Pre-Conscription Training)。事實上在2022年之前,多數學生覺得這門課程「非常過時」,他們幾乎不把它當回事,甚至視作1門可以偷懶的科目。然而,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侵略讓它「重獲新生」。

 

這項改革教育於2024年啟動,給近600所自願參與試驗計畫的學校提供新設備,包括急救訓練工具、互動式電子白板、電腦以及無人機模擬器。這項計畫預計在2027年推廣至所有學校,成為必修課程。

 

 

 

 

改革的推動者強調,「烏克蘭防衛」課程和在俄羅斯推行的類似軍事訓練有根本區別。與簡單地將基本軍事訓練納入學校課程不同,烏克蘭的這門課程涵蓋公民教育、地緣政治和歷史等內容,而不僅僅是武器訓練。

 

預備役軍官、該課程教師科姆利克(Volodymyr Komlyk)表示:「每位公民都有影響社會、軍隊及國家的能力,孩子們在這些課程中學到的技能,也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他強調「烏克蘭人不只在戰壕中防衛烏克蘭」。

 

 

課程目標是讓軍事知識變得「不必要」

 

在蘇聯時代及後來的烏克蘭,這門課程曾按照性別畫分:男生接受潛在的軍事訓練,女生則學習急救和醫學基礎知識。學生們往往不重視這門課,有的老師甚至會在上課時跑去開計程車,讓學生自己在教室看書。

 

改革後,這門課程不再按性別畫分,還新增無人機入門知識、射擊訓練、地形定向、危機應對以及國家安全與防衛基礎等單元。雖然仍有反對者認為女生不應該學習軍事知識,例如有教師認為「女孩手指力量不足,無法扣動扳機」。

 

但改革的支持者表示,這門課的目標並非訓練學生成為士兵,而是讓他們為當前的現實作好準備:俄羅斯的侵略仍在持續進行,而且看不到盡頭。

 

烏克蘭國會議員兼改革推動者索夫松(Inna Sovsun)坦言:「我也是1位母親,我不希望孩子們去參軍,但作為母親,我希望他們學會保護自己,確保俄羅斯不會再次入侵,讓這些知識變得不必要。」

 

 

俄羅斯積極「軍事化年輕一代」

 

與烏克蘭不同,俄羅斯政府在2024年將「祖國安全與防衛基礎」設為中學和高中生的必修課,取代了之前的「生命安全基礎」(FLS)課程,重新引入基本軍事訓練。

 

早在60年前,蘇聯學童就在課堂上學習拆裝突擊步槍、佩戴防毒面具和急救知識。這門課在1980年代末被取消,但在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政府開始討論恢復它。

 

俄羅斯「公正俄羅斯–為真理黨」(A Just Russia–For Truth)領袖米羅諾夫(Sergei Mironov)曾表示,重啟這門課、恢復基礎軍事訓練有助於「系統性地讓公民作好與潛在敵人對抗的準備」。這門課程由俄羅斯國防部制定,教導高中生如何使用武器,強調軍事紀律,例如「指揮官永遠是對的」。

 

學生必須參加為期好幾天的訓練營,學習挖戰壕、地形導航以及惡劣環境中的生存技能。這門課程對男生為強制性,女生則可選擇學習醫學知識。

 

 

 

 

俄羅斯的軍事和愛國主義俱樂部長期存在,最著名的是2016年由俄羅斯國防部成立的「青年軍」(Young Army),該組織目前已被歐美國家制裁,理由是其「讓兒童行為軍事化」。

 

倫敦國王學院戰爭研究所學者(Jade McGlynn)指出,俄羅斯正在積極「軍事化年輕一代」,因為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受不同觀點影響。她說:「無論學生是否對軍事訓練感興趣,俄羅斯政府都會想方設法讓他們產生興趣。知道得越多,興趣就可能越大。」

 

 

意識形態灌輸、抹去烏克蘭認同

 

俄羅斯還將這類軍事教育推廣到占領的烏克蘭地區,建立軍事學校和青少年軍事夏令營,並在當地持續進行反烏克蘭宣傳,甚至公開妖魔化烏克蘭和基輔政府。

 

麥克格林表示:「(在俄占區)所有烏克蘭兒童都已經在戰爭中成長,無論如何都會受到軍事化影響。」她指出:「這不僅僅是培養戰士,還涉及更深層次的意識形態灌輸,試圖抹去烏克蘭人的民族認同。」

 

烏克蘭政府的官方數據顯示,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已有超過2萬名烏克蘭兒童被強行帶往俄羅斯或俄占區,實際數字可能接近15萬。

 

然而,除了努力營救這些被帶走的兒童,烏克蘭面臨的另1項重大挑戰,是如何保護本國青少年不受俄羅斯的影響,以防止未來遭受更大的威脅。

 

10年級的學生烏克蘭薩夫羅諾娃(Arianna Safronova)坦言:「我們無法完全消除俄羅斯的影響,它無處不在,不只在社群媒體上,我們在旅行時都可能遇到。但是,每位公民都應該認識到自己是烏克蘭人,理解烏克蘭文化的存在,還有我們國家的強大。」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