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美海軍F-18戰機新式追蹤系統達初始作戰能力 擴大接戰範圍

王能斌 2025年02月08日 15:43:00
美國海軍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搭載的新構型IRST系統達成初始作戰能力,提升視距外攻擊、預警等作戰效率。(取自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網站)

美國海軍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搭載的新構型IRST系統達成初始作戰能力,提升視距外攻擊、預警等作戰效率。(取自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網站)

美國海軍近日宣布旗下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所搭載、新式「紅外線搜索追蹤莢艙」(IRST)第二批次(Block II)構型系統已達初始作戰能力,將能進一步擴大戰機搜尋、偵測、追蹤以及接戰半徑,使美軍在空中戰場取得關鍵的技術優勢。

 

軍事新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報導,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NAVAIR)4日表示,自去年11月正式投入服役、由F/A-18E/F機隊所搭載的「紅外線搜索追蹤莢艙」新構型系統,經過一系列測試後已達到初始作戰能力(IOC),有助於提升海軍航空兵力在實戰中的技術優勢。

 

美國海軍F/A-18E「超級大黃蜂」戰機,正要從「卡爾文森號」(CVN 70)航艦起飛。(取自美國海軍網站)

 

報導表示,ASG-34A(V)1 F/A-18E/F IRST系統,為掛載於機腹正下方的電子莢艙,內部具有長波紅外線(LWIR, 又稱熱成像)感測器,能提供針對更長距離的威脅進行搜索、偵測、追蹤並且打擊之能力,且由於IRST Block II屬被動式感測系統,在不會發出訊號的情形下,大幅降低被偵知或是干擾的可能性,在電子訊號複雜、或是反雷達探測的環境中,具有高作戰效率。

 

為了整合新式IRST系統,美國海軍也對F/A-18戰機外掛油箱進行改良,將原本FPU-12/A型,置換為可將IRST置於油箱前方尖端處的FPU-13A型,但其可搭載的油料也因此由原本的480加侖(約1817公升),減少至340加侖(約1287公升),雖然因此減少了戰機滯空時間,但在早期預警、長程打擊能力強化之下,作戰效率仍有顯著提升。

 

報導指出,IRST Block II是F/A-18E/F系列戰機AN/APG-79火控雷達的輔助系統,可在電子訊號複雜的戰場環境中,提供多層次接戰能力,從而強化戰場覺知與生存力,該系統也能透過將目標訊號傳遞至包括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以及AIM-9X「響尾蛇」(Sidewinder)第二批次(Block II)構型飛彈等武器系統,提供視距外(beyond-visual-range, BVR)攻擊能力。

 

由美國航太巨擘波音集團研製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於1999年開始服役,逐步取代包括F-14「雄貓」、F/A-18A-D「大黃蜂」等老舊機隊,機身較前代更大,整合了更多先進航電系統,並可搭載更多油料,同時也具備部分匿蹤能力,肩負多重作戰任務角色,目前仍是美國海軍航空兵力的主要骨幹。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