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有意擴大採購B-21「突襲者」匿蹤戰略轟炸機的數量,圖為B-21飛行測試的畫面。(取自美國空軍網站)
有鑑於俄、中等大國對國際秩序威脅不斷加深,美國自2017年將國家安全戰略由「反恐、綏靖」重新導回「大國競爭」路線,五角大廈戰力發展也再度聚焦於戰略嚇阻,其中,美國空軍新一代仍在研發中的B-21「突襲者」長程匿蹤轟炸機,就成為戰略打擊重要關鍵,美國空軍更計畫將採購架數,由原本約100至145架增至200架,進一步擴大該型機隊規模。
軍事新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報導,計畫名稱為「長程打擊轟炸機」(LRS-B)、而後獲得正式定名的新一代B-21「突襲者」(Raider)匿蹤轟炸機,具備長程、高戰場存活以及滲透打擊等特性,將在服役後漸取代包括B-1「槍騎兵」(Lancer)、B-2「幽靈式」(Spirit)等戰略資產,成為美國空軍轟炸兵力的主要骨幹。
在五角大廈2025財年的經費需求草案中,則是載明了B-21持續推動「工程、製造與研發」(EMD)作業,並且開始進入「初期低量生產」(Low-Rate Initial Production, LRIP)階段,展現催生下一代戰略打擊戰力的堅定立場,負責研製該型戰機的諾斯洛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 簡稱諾格)集團,也在加州帕姆戴(Palmdale)的「空軍第42廠」(Air Force Plant 42),由旗下8000名員工以及來自40國至少400家供應商的合作下,陸續打造出6架B-21研發與測試機。
報導表示,相較於原本預計的100架,目前美國空軍已將B-21轟炸機的總採購架數上調至200架;在2016年時,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AFGSC)司令蘭德上將(Gen. Robin Rand)就曾表示,B-21最終採購合約可能介於175架至200架之間,且在2017年,美國空軍1份研究報告也建議將B-21初始採購合約訂於145架,凸顯戰略嚇阻重要性正日漸提高。
根據當前的計畫,B-21預計在2020年代中期展開交付作業,美國空軍也已在2021年時,指定南達科他州的艾爾斯渥斯空軍基地(Ellsworth AFB),做為該機種首要駐地,其餘將換裝該機的基地還包括了密蘇里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Whitman AFB)、德州戴耶斯空軍基地(Dyess AFB)。
依照美國國會通過的發展計畫,B-21轟炸機最關鍵的發展節點,莫過於在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後的2年內,必須通過投放核武能力的驗證,但消息指出,美國空軍正計畫盡快完成該項驗證工作,凸顯出美軍對於B-21擔負美國「核武鐵三角」(nuclear triad)之中,空中投放平台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