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長王毅表示,中方支持一切有助於烏克蘭和平的努力,並願意發揮建設性作用。(美聯社)
在南非舉行的G20外長會議上,中國支持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達成協議,以結束俄烏戰爭。中國外長王毅表示,中方支持一切有助於和平的努力,並願意發揮建設性作用。有分析認為,中國希望參與談判以確保自身利益,並可能關注戰後重建機會,但對直接介入仍持謹慎態度。
另外,稍早在川普指責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是「獨裁者」後,澳洲、德國和英國等G20成員國雖為美國傳統上的盟友,但仍紛紛發表聲明、表態力挺澤倫斯基。
路透社報導,20國集團(G20)外長會議20日至21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召開。中國外長王毅20日在會議上,表示中國支持一切有助於烏克蘭和平的努力,包括近期美俄之間達成的共識。他還補充說,中國願意繼續在以「政治形式」解決這場危機中,發揮「建設性作用」。
不過,王毅並未重申他上周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發言,他當時說「所有俄烏衝突的利益相關方」都應參與和平談判。
對此,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認為,中國當然樂見美俄關係緩和,並以政治形式解決烏克蘭危機,但會密切關注談判進展和美俄關係的變化。他指出:「如果中國參與調解,將能降低美國利用美俄關係緩和,來損害中國利益的風險。」
崔洪建補充說,王毅之前強調「所有利益相關方」都應參與談判,這不僅包括烏克蘭和歐洲,也涵蓋中國和全球南方國家。全球南方國家指的是主要來自南半球的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和低收入國家。
然而,其他分析人士對中國是否會進一步參與談判表示懷疑,認為目前北京根本不願承擔地緣政治風險。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表示:「中國樂於在口頭上支持談判,但不想馬上承擔責任,因為他們不清楚川普會提出什麼要求。」加布耶夫還說,川普最初希望中國參與,但現在他已經和普丁(Vladimir Putin)通話過了,他不需要中國來達成協議,也相信普丁會給他1個更有利的條件。
王毅在G20會議期間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會面,並表示中俄關係正朝著「更高層次、更廣維度」的發展。拉夫羅夫則透露,雙方很快將在莫斯科舉行新1輪會談。
部分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希望保持對談判的影響力,因為它有意參與烏克蘭的戰後重建。前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全球變革研究所(Tony Blair Institute for Global Change)中國問題專家奧斯曼(Ruby Osman)表示:「中國可能會將注意力轉向討論其在未來重建和維和中的角色,這將使北京在歐洲安全架構中擁有更深的利益。」
美國政府18日宣布,已同意與俄羅斯舉行更多會談,以結束這場近3年的戰爭。美俄官員先前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長達4個半小時的會談。俄羅斯稱這些會談「有建設性」,但同時強硬表示,不會接受北約(NATO)部署軍隊在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