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中俄的兩個小對手「為生存交換意見」 台捷深化經貿及軍事合作

劉孜芹 2025年03月03日 20:20:00
捷克外交部的「捷克中心」去年6月在台北開設新據點。(取自台北捷克中心官網)

捷克外交部的「捷克中心」去年6月在台北開設新據點。(取自台北捷克中心官網)

在當今強權政治橫行的時代,小國該如何生存?對於「台灣」這座身處太平洋、受中國嚴重威脅的島嶼來說,來自地球另一端、有1群斯拉夫人正成為他們重要的生命線(lifeline)。
 

《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灣與捷克共和國長期分別受中國與俄羅斯的壓力,因此在面對大國的競爭時,找到共同點。在全球近200個國家及地區中,真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不到10個。在此背景下,小國如何在強權角力中求存,成為日益迫切的議題。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外交政策的不穩定,台灣許多人將美烏關係的惡化視為警訊,擔心美國對台灣的防衛承諾是否穩固,萬一中國發動攻擊,華府是否仍會出手相助?

 

其他小國也面臨類似的挑戰。丹麥因川普企圖購買自治島「格陵蘭」(Greenland),而尋求歐洲與其他盟友的支持。哥倫比亞在美國關稅威脅下讓步,接受美國遣返移民。菲律賓及其他亞洲國家則擔憂美國在應對中國挑戰時的承諾可能減弱。

 

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European Values 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負責人、捷克國際安全專家楊雅嚳(Jakub Janda)坦言:「這關乎小國如何生存。」總部設於布拉格的「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是第1個在台灣設立辦事處的歐洲智庫。

 

 

捷克助台灣突破外交封鎖

 

外交官與商界人士都指出,台灣與捷克在情報、貿易及投資上的合作對雙方都有利。對於北京試圖在國際上孤立的台灣來說,捷克提供1條與世界接軌的寶貴管道,雖然雙方並沒有正式外交關係。

 

捷克作為歐盟與北約的成員國,相較於其他歐盟國家,在推動兩國的經貿關係上更加積極。

 

捷克在俄烏戰爭期間,成為台灣援助烏克蘭的人道物資轉運站,因為基輔與台北之間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捷克更是北約內部最支持台灣的國家之一,雖然北約近年來積極與日本、南韓等亞太盟友建立聯繫,以應對中國在歐洲的不當行為,但對台灣仍持保留態度。

 

台灣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前外交部長吳釗燮在訪問布拉格時表示:「每當我們需要支持時,捷克總是站在我們這邊。」

 

 

互享對抗中國和俄羅斯的經驗

 

同時,台灣在對抗中國的經驗,也對捷克及其鄰國有參考價值。台灣數位發展部次長闕河鳴表示:「每個鄰近俄羅斯的北約國家都想與我們對話。」數位發展部負責台灣的網路安全、連結性及數位韌性。

 

捷克網路與資訊安全局(NÚKIB)局長金特(Lukas Kintr)則表示,他的團隊已向台灣數位部,分享大量俄羅斯在歐洲的影響力行動資訊,因為中國正在研究俄羅斯的手法。他說:「我們可以向台灣學習如何應對中國。」

 

另外過去幾年,台灣與歐洲的網路電纜多次遭到破壞,外界懷疑這是中國與俄羅斯的破壞行動。闕河鳴曾於2023年出席布拉格的1場會議,討論如何保護海底網路電纜。

 

 

台積電也將捷克視供應鏈關鍵

 

捷克深知自己不可能成為台灣的主要經貿夥伴,畢竟這個1100萬人口的國家無法與更大的經濟體競爭。當台積電2023年宣布在德國德勒斯登投資100億美元建廠時,有些捷克人難掩失望。

 

不過,捷克距離德勒斯登只有48公里,還是可以受惠於這項投資。台積電也將捷克視為其供應鏈的關鍵環節,而台灣政府正與台積電的供應商合作,在捷克建立據點與產業群聚。

 

另外,台灣中華航空於2023年開通台北至布拉格的直飛航班,成為該航線表現最好的航班之一,台灣官員表示,華航計畫增加航班頻次。

 

 

北京想破壞台捷關係但影響有限

 

另一方面,北京政府持續施壓,試圖削弱台捷關係,並批評雙方的合作。然而,中國對捷克的影響力有限,因為捷克對中國的出口僅占其總出口的不到2%。儘管如此,布拉格仍保持謹慎立場。

 

捷克情報局(BIS)局長考代爾卡(Michal Koudelka)表示:「我們知道中國方面對台灣在捷克的活動很感興趣。」

 

捷克在冷戰時期曾與中國保持社會主義陣營的友誼。然而,1989 年華沙公約組織瓦解後,捷克民主運動領袖、後來當選總統的哈維爾(Václav Havel)提倡將道德價值納入國際關係。他的理念在蘇聯極權主義崩潰後獲得廣泛共鳴,尤其在1989年北京天安門事件發生後,全球對中國政權的鎮壓行徑更加關注。

 

當台灣在1990年代初期擺脫軍事獨裁,並邁向民主化時,哈維爾與捷克的民主轉型經驗成為當時台灣總統李登輝的重要參考模式。2003 年,哈維爾卸任後訪問台灣,進一步加深雙方關係。

 

 

台捷在經貿、軍事上深化合作

 

在現任捷克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於2023年上任後,他第1個外交動作就是與台灣總統通話,這激怒了北京。不久後,捷克派出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代表團訪台,由國會議長親自率領,隨行成員還包括網路安全局局長金特,以深化雙方的安全合作。

 

台灣與捷克的軍事院校也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展開聯合研究、軍官交流培訓等活動,這讓台灣與歐洲的軍事合作關係更進一步。

 

正如「歐洲價值中心」駐台辦公室主任葉皓勤(Marcin Jerzewski)所說:「哈維爾的名言無法當飯吃。」隨著台灣與捷克的政治壓力不斷升高,兩國必須展現這段關係能帶來實際經濟利益。捷克農業界希望增加對台灣的出口,但目前的高科技合作尚未讓所有捷克產業受益。

 

台北市動物園送給布拉格的穿山甲近日誕下兩隻幼崽,這則消息在兩國首都引起熱烈歡呼,象徵著這段關係的意外收穫。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