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具備匿蹤性能,能躲避雷達偵測,是當今最先進的戰機之一。(取自DVIDS)
印度正面臨空軍現代化的關鍵選擇,在美俄戰機之間權衡,但尖端的美國戰鬥機,或更具成本效益的俄羅斯戰鬥機似乎都不是答案。印度還是會以發展「國產戰機」作為長遠目標,但國產戰機的研發緩慢,加上國防預算縮水、技術落後,印度自家的光輝戰機與AMCA成軍都遙遙無期。有專家警告,印度若無法加快自主戰機發展,未來恐陷入「無機可用」的困境。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稍早訪問華府期間,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會晤,川普宣布將「鋪平道路」,讓印度獲得F-35戰機。這款先進的5代戰機主要供應給美國的親密盟友與夥伴國。
F-35戰機作為第5代匿蹤多用途戰機,配備先進感測器、人工智慧(AI)戰鬥系統及無縫數據共享能力。F-35具備匿蹤性能,能躲避雷達偵測,是當今最先進的戰機之一,但單價高達8000萬美元,也是全球最昂貴的戰機之一。
許多人認為,面對戰機數量減少、中國軍力崛起,印度正面臨高風險選擇:應該砸重金購買昂貴的美製F-35戰機,還是加強與俄羅斯的防務合作,在本土生產最先進的俄製匿蹤戰機Su-57?
專家認為,這場美俄戰機之爭的現實情況,可能比媒體炒作的美俄「混戰」更為複雜。特別是F-35戰機與Su-57戰機都亮相於2月在印度班加羅爾舉辦的亞洲最大航空展「印度航空展」(Aero India)後,相關討論持續升溫。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級研究員特利斯(Ashley J. Tellis)認為,川普出售F-35戰機的提議更接近象徵性的政治表述,而非真正的軍售案,主要是為了推銷美國武器。
F-35戰機的引進將與印度空軍(IAF)的既有規劃形成衝突,因為印度的軍機發展重點放在國產的「先進中型戰鬥機」(AMCA),還有增加法製「飆風」(Rafale)戰機的數量。AMCA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研製,是印度自家的匿蹤戰機計畫。
特利斯指出,美國不太可能允許印度共同生產F-35戰機。這與莫迪強調的「印度製造」政策相矛盾,而美國對F-35戰機使用的嚴格監管措施,印度也可能難以接受。
印度在F-35戰機上的挑戰不僅是高昂價格,還包括維護成本與操作問題。根據安全專家布萊恩(Stephen Bryen)分析,F-35戰機在美國空軍的妥善率只有51%。
然而,許多專家認為Su-57戰機並非F-35戰機的真正競爭者。印度曾與俄羅斯合作Su-57戰機的共同生產計畫,但由於技術轉讓、成本分攤及性能規格的爭議,印度已於2018年退出該計畫。
印度空軍現有31個戰鬥與作戰中隊,機型多為俄製或蘇聯時期戰機,遠低於官方批准的42個中隊。主要挑戰之一是找到Su-30戰機的長期替代機種。這款俄製戰機是IAF最重要的主力機種,但未來仍須汰換。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University of Albany)政治學者克萊瑞(Christopher Clary)指出,根據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的印度軍事平衡報告,2014至2024年間,中國新增435架戰機,巴基斯坦增加31架,而印度的機隊則縮減151架。
印度的戰機擴展計畫以本土生產為主,計畫採購超過500架戰機,主要是輕型戰機。
印度已確定訂購83架「光輝」(Tejas)Mark 1A戰機,這是1款靈活的國產多用途戰機,並計畫再追加97架。同時,更重型、性能更強的Mark 2也正在研發中。至於國產匿蹤戰機AMCA至少還需10年才能服役。
印度還計畫透過「多用途戰機採購計畫」(MRFA),購買114架外國戰機。這項計畫總值達200億美元,並要求外國戰機須在印度進行生產與技術轉讓。不過,這項計畫自2019年起陷入停滯,印度政府希望能以透明、無爭議的方式採購,以避免如36 架「飆風」戰機的政府間交易那樣遭受批評。
目前有5款戰機正競標這項計畫,其中「陣風」因已服役於IAF,處於領先地位。
印度空軍現代化面臨3大挑戰:預算限制、延誤問題還有對外國技術的依賴。印度國防開支實際上在縮減,外國戰機計畫進度緩慢,印度也希望優先發展國產戰機,但DRDO研發進度緩慢,迫使印度不得不從國外購買戰機來填補空缺。
印度空軍參謀長辛格(AP Singh)對於國產戰機進度緩慢表達不滿。他在1場研討會上表示:「我可以發誓不購買外國產品,只等待印度本土開發的戰機,但如果這些戰機無法按時交付,這將是不可能的。」
目前,印度優先發展本土匿蹤戰機,並已投入超過10億美元。但專家認為,印度只有在面對重大安全威脅時,才可能考慮採購外國匿蹤戰機。目前,中國擁有兩款所謂的匿蹤戰機,殲20與殲35,但其性能可能仍不及美國標準。
多數專家認為,印度短期內不太可能選擇美俄戰機。防務分析師巴蒂亞(Rahul Bhatia)表示:「在短期內,印度可能會透過緊急採購填補空缺;中期則優先考慮技術合作生產;但長遠來看,印度的目標已經非常明確,就是打造自己的戰機。」
對印度而言,未來的空中優勢不僅關乎戰機購買,更關乎國產能力的建設,理想情況下與西方強國建立堅實的技術合作。然而這些的前提是,印度必須能按時交付自己的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