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神山赴美】「烹飪說」妙解「拔根論」 郭智輝斷言:台積電未來10年沒對手

何醒邦 2025年03月06日 12:25:00
郭智輝強調台積電「連根都拔不走」,並預言未來10年將沒有對手。(資料照片/陳愷巨攝)

郭智輝強調台積電「連根都拔不走」,並預言未來10年將沒有對手。(資料照片/陳愷巨攝)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與美國總統川普4日在白宮共同宣布,將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約3.3兆台幣),計畫新建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及1間研發中心。由於重點部門研發中心移往美國,是否使台灣「矽盾」破防?半導體能否「根留台灣」?引發外界議論。

 

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接受《上報》專訪時強調:「根本連根都拔不走,(台積電)還會開枝散葉!」他並以煮菜烹飪妙喻,「光是鹽巴『少許』怎麼定義?都是台積電的know-how,也無法被移動」;郭更認為,現在是台積電的關鍵時刻,不僅給足川普面子,未來就近在美國客戶旁做生意,等於未來10年將沒有對手!

 

川普近來一再點名台積電「搶走美國晶片生意」,直言若晶片生意回不了美國「會很不高興」,不僅國安高層關注,市場也模擬出美國直接課台積電關稅、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台積電救援英特爾(intel)等三種劇本,高度戒備。

 

台積電遙遙領先全球 不用擔心被「拔根」  

 

搶在川普出手前,台積電即擴大赴美投資,大手筆在美設廠,但各界也憂心台積電將變成「美積電」?

 

「我都說這個擔心是多餘的,根本連根都拔不走,還會開枝散葉!」郭智輝接受專訪時強調。而4日他出席商總春宴時被問及,先進製程要如何「根留台灣」?他則簡單列舉「文化、環境、經驗」三個面向。

 

郭智輝認為憂心台積電被「拔根」是多餘的,因為台積電在各方面都遙遙領先。(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意即,台灣的科技文化相當重要,文化移動需要時間,此次將部分研發移到美國,大部分的研發成果還是會留在台灣;其次,深厚研發經驗,人才要蓄積至可研發的程度,需要很長的工作經驗;再者為研究環境,美國大部分都在研究室,台灣則是留在生產線,直接測試與改良技術,加速產品更迭與量產,他認為這是最大差異。

 

昨午,郭智輝接受《上報》專訪時更進一步舉例:「如果北極冰山開始融化,那就從南極搬幾座冰山到北極去填補嗎?感覺好像可行,但搬運時,經過赤道就都融化了。」這意味台積電在各方面都遙遙領先,即使被搬走也沒用。


他也再補充說明「文化、環境、經驗」這三面向,還輔以烹飪做菜為喻。

 

 

訓練扎實、各有所長 台積電不怕人員出走

 

「研究環境上,為什麼台積電的良率會比人家好?」郭智輝說,因其在訓練工程師時,都是兩個資深工程師「Watch」一個資淺的,就連助理工程師都是碩士以上,都學過研究方法邏輯思考,與其他國家大多遵照SOP的工程師不太相同。
 

他也說,台積電的研究人員有7、8千人,分門別類、各有所長,「就像是中央廚房,這條線在做義大利菜,下一條線生產法國菜,再來生產中菜、廣東菜、日本菜,各種手藝都有。」
 

「所以大家很擔心先進製程會不會出走?但坦白講,台積電的研發人員就算再走1000個也沒有關係,就像只是一個菜系過去而已。」他說道。

 

郭智輝頻頻以煮菜當比喻,生動描繪出台積電的優勢。(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經驗就是眉角 把「菜」煮好沒這麼簡單 

 

「而且很多東西都靠經驗,畢竟煮一手好菜也沒這麼簡單,像是平替版的小籠包,就吃不出鼎泰豐創始店的感覺,」他再舉例,「鹽巴『少許、若干』,請問是什麼意思?每個人的定義都不同,這就是老師傅的「眉角」嘛!也是台積電的know-how!」

 

台美文化大不同 造就台積電的非凡

 

郭智輝笑說,有些很厲害的美國工程師,來過台灣工作後,就開玩笑說:「那個哪是工廠,跟監獄沒兩樣,下班後還要隨時ON CALL待命」,「我們台灣人不一樣,工作擺第一,那個觀念與文化不太一樣。」

 

而先前市場也盛傳川普要求台積電與英特爾(Intel)合作,郭智輝則認為,台積電不用去插手Intel反而是好事,英特爾今天之所以會落後,是領導與管理出問題,而Intel那些董事也不同意與台積合作,且台積電也救不了,兩者間的工作文化大不同。

 

「我用蒸包子來講,包子要蒸得多汁還不會黏鍋,你(Intel)賣包子賣得很好,所以你做大包子、小包子、刈包都OK,然後你看隔壁那一攤(台積電),也是用蒸鍋,但是在賣肉粽,想說同樣道理,只是用米包肉加葉子來蒸而已,你以為包子蒸得好,肉粽就也蒸得好?但兩者間的技術完全不同吧!也需要時間來養成。」他又舉例。

 

魏哲家這次進入白宮並宣布要在美投資1000億美元,引發全世界轟動。(美聯社)

 

魏哲家走進白宮 台積電未來10年穩了

 

「這1000億美元砸下去,未來10年,就是台積電的局了,因為沒對手,又在美國客戶旁邊。」郭智輝最後說,現在是台積電的關鍵時刻,這個投資給足川普面子,他很佩服C.C. (魏哲家),是第一個走進白宮辦公室的台灣企業家。
 

至於郭智輝在立法院保證2奈米跟1.6奈米「明年」不會去美國(量產),他則立即答說,「對啊,本來就是要廠蓋好才會去,這是很簡單的邏輯,在美國蓋廠大約要3年,加上設備測試等,可能也要4年…。」(責任編輯:呂品逸)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