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給李強政府工作報告一個捂嘴的哈欠

今濤拍暗 2025年03月12日 07:00:00
中共兩會一名代表捂嘴努力打出一個大大的哈欠,似乎也在詮釋李強報告的看點。(圖片取自《看中國》)

中共兩會一名代表捂嘴努力打出一個大大的哈欠,似乎也在詮釋李強報告的看點。(圖片取自《看中國》)

中共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今日召開,中共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整個調式似乎並不高亢,許多數據也顯示2025年不是很妙。會中一名代表捂嘴努力打出一個大大的哈欠,似乎也在詮釋報告的看點。

 

李強此次念誦報告,聲音略顯沙啞,似乎一夜未眠,怕自己如同2024年作報告那樣口誤,好在整個報告中,勉強「流暢」,因為今年的報告中沒有「未來可期」,所以也不會將「必將‘長風破浪,後會有期’」篡改成「未來可期」。所以,這次雖有幾次結巴,但還是「無傷大雅」。只不過,御用攝影師掃瞄會場中,一名代表的哈欠引人注目,讓屏幕前的觀眾過目不忘,但預計這位代表凶多吉少。

 

這個哈欠與李強報告中的「服務民生,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形成一個完整的「配音效果」,對李強的謊話發了個2025年最逗哏的表情。

 

其實,李強在報告中,有些說法,也是當前政治生態危機的顯現,如除了軍隊黨的領導絕對化,還有「持續深化政治整訓」的說法,顯示軍隊不穩,大清洗還將繼續,至於「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與去年相同的口號,也反映出習近平軍權不穩雖有傳聞,但查無實據。因為水不敢冒險掠過獨裁者的軍權,而削權的說法似乎也不靠譜。

 

當然,就安全性危機而言,李強說的「加強糧食和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完善國家安全體系」也都很抽象。但是,2025年,國防預算增長7.2%,看似與前幾年持平,但實際軍費開支可能更高。

 

2024年,預算赤字目標為GDP的3%,2025年,提高至GDP的4%,上漲1個百分點,這就可以做一個參考。

 

還有,「統籌發展和安全」設計的領域更廣。

 

社會危機方面,2025年報告就人口老齡化問題、就業結構性矛盾等帶來的社會穩定問題也更加註重。

 

所以,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不但是彌補收入遞增的不足,而且也有用金錢購買安全的用意。

 

正如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李強在報告中有些說法,也是中國當前政治生態危機的顯現。(美聯社)

 

新形勢是川普「梅開二度」般的再任總統,再次祭出「關稅大棒」。但我總覺得,芬太尼的象徵意義如同中共獨裁政權的毒性,所以中共一直辯稱川普用芬太尼當藉口。中共的應對,通過增加財政支出和刺激內需來穩定經濟增長。「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比上年增加3000億元。擬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而實際上,2025年特別國債規模已經達到1.8萬億元。

 

比較有意思的是「失業率」。根據官方數據,2024年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李強2025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稱:2025年,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看來失業率會上升。但基礎數據誰也難相信。這在於2024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為1100萬人以上,今年多出100萬,但失業率還是預計上漲。

 

反正海外對2024年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的推測從保守的6%-7%,到客觀的7.5%-9%,再到高估的9%-10%,那麼2025年在中共跳高的基數上,會不會突破10%,從而帶來巨大的社會動盪——大蕭條的來臨。

 

從GDP增長率來側面印證也會發現:

 

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增長5%;2025年,李強報告稱,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這個左右就是不看好,如果左就跌破5%,底氣顯然不足,靠統計謊言也不能「過猶不及」。

 

其實,中國社會層面的問題,包括疫情加重,新型病毒出現,社會猝死事件頻發,多地商鋪關門倒閉,高鐵、地鐵、車站冷清,房價大跌,各種維權事件陡增,偽劣食品氾濫,哪吒2負面效應擴展,加重社會戾氣,貧困流浪人數暴增,更加之「天呈異象」,暴雨暴雪的多年不遇等等等等,2025年蛇年中的預言效應,這些都在李強2025年工作預期中「失算」,顯然對應「人算不如天算」的古訓。

 

拿涉及到民生等問題的物價來看:2024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2%。但2025年,李強說,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2%左右,這個保守估計莫若物價上漲控制不住,但顯然沒有考慮今年至今的總體情況,報告撰寫的時間截至點也無法算計。

 

其實,2024年居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1%,這是黨中央說的,但2025年沒有數據化,而是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結合上面數據來看,GDP增長5%左右,顯然這個同步是一句安慰話。

 

李強還是有所收斂,知道「未來不可欺」,所以承諾化作空洞的泡沫,如同願景,將實際數據化作口號,讓草民自己去猜想,2025年某月某日與2024年某月某日相比,方便麵裡面少了一個火腿腸恐怕更加現實。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產能過剩和地方債務」問題帶來的新拷問。說是「試圖在穩增長與防風險之間找到平衡」也不錯。

 

其實,這也是最好看的,2024年的貨幣政策是,「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2025年則變更為,採用「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共「寬鬆」的語境就是從殺人如麻到批量殺人。在「十四五」收官之年的關鍵短語中,能看到獨裁政權為了面子,什麼下三濫的事情都在做得出來。還別說這個「適度寬鬆」帶來的推高物價,債務積累,資本外流,人民幣貶值等一系列問題——化解風險的同時,是風險大增。

 

所以,迎來在編製中的「十五五」,其實就是「實嗚嗚」的鬼哭狼嚎,只有一個哈欠。

 

※本文轉載自《看中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看法)

關鍵字: 中共 兩會 李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