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藍立委高金素梅提案修改《選罷法》,讓原住民立委遇缺額時立即補選,提高藍營原民罷免戰誘因。(資料照片/陳愷巨攝)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親令罷免民進黨原住民立委伍麗華和陳瑩,欲「以罷制罷」迎戰綠營,未料卻落得第一階段連署「0:34」窘境!據了解,親藍的無黨籍原民立委高金素梅近日提案修正《選罷法》,主張讓原住民立委遇缺額時應立即補選,目的就是為了增加藍營原民力量參與大罷免戰的誘因,力拚4月中旬讓該修法三讀闖關。對此,藍營人士分析,伍、陳2人均在去年立委選舉拿下約2成原民票,實力不容小覷,藍營應號召人口數較多的原住民族出門連署、投票,並全力扶持「落選頭」的孔文吉及陳政宗,才有機會贏下原民立委罷免及補選戰。
全台大罷免戰火持續延燒,親綠民團發起罷免藍委行動已進入第二階段連署,國民黨中央加大力道擬以「反廢死公投綁大罷免」策略拆彈。目前藍營除了鎖定民進黨台北市立委吳思瑤、吳沛憶「雙吳」女將外,朱立倫也親自指定罷免綠營平地原住民立委陳瑩及山地原住民立委伍麗華。然而,藍軍截至今日共提16案罷免綠委連署,經中選會查對後卻一案都未過關,仍須在期限內補件,朱也被外界質疑黨內號召力不足,竟連罷免原住民的組織動員力量都如此「掉漆」。
據了解,國民黨高層原本評估,藍營在去年平原、山原選舉中均掌握約55%得票,要罷免得票僅23%及22%的陳瑩、伍麗華應不是難事。然而,因《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73條規定,原住民立委同一選區內缺額未達1/2,或所剩任期不滿一年時,不予補選;即便國民黨成功罷免陳、伍2人,平地、山地原住民立委各缺1席,藍營原民勢力也無法爭取補選搶佔國會席次,導致國民黨無法催動罷免力道,據悉,連高金素梅迄今都未積極動員參加伍麗華的第一階段罷免連署。
為增加藍營原民勢力參與罷免戰的動力,也為保障原住民族在國會發聲權益,高金素梅近日提案修正《選罷法》,主張原住民立委缺額時應比照一般選區立委立即補選,引起政壇關注。藍營人士指出,原住民立委缺額要立即補選,早在去年7月就已取得朝野各黨團共識,修法草案逕付二讀,近日朝野協商後,目前就待總預算案及《財劃法》覆議案表決、行政院長卓榮泰總質詢結束後,便可立即排入院會表決,最快預計可望於4月中旬三讀過關,趕在罷免投票前上路。
該人士表示,在《選罷法》修法前,國民黨罷免原住民綠委的正當性薄弱,因缺額未達一半不予補選,就算最後成功罷免陳瑩、伍麗華,也會被外界詬病「剝奪原住民族發聲權益」;又因陳瑩為卑南族、伍麗華為魯凱族,藍營可能還會和2大原住民族撕破臉,流失近3萬張原民選票。他指出,待國會通過《選罷法》修正案,讓原民立委一有缺額就立即補選後,國民黨才能無後顧之憂地全力罷免陳、伍2人,有意爭取立委補選的親藍台東縣議員陳政宗及國民黨前原民立委孔文吉等系統,才會積極投入組織動員。
不過,該黨內人士也分析,陳瑩及伍麗華是民進黨重點培養的原民勢力,若想罷免就不能輕忽大意,國民黨想打贏這場罷免戰,應號召族民人口數較多的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布農族及太魯閣族,極力動員「大族」參加罷免連署及投票。此外,雖藍營在2024原住民立委選舉總得票率佔優勢,孔文吉也在山地原住民選戰中拿下14.77%得票,若成功罷免伍麗華後,孔有望補選重回國會;但陳政宗在平地原住民選戰卻僅獲得8.2%選票,且與陳瑩同屬卑南族人,如何在罷免戰後扶持陳贏下補選,也需要黨中央提前謹慎思考及布局。(責任編輯:殷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