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巴拿馬全國停電事件的省思

楊聰榮 2025年03月24日 07:00:00
巴拿馬的停電危機提醒我們,國家要有穩定的政治結構鞏固政府機構的正常運作關係。(美聯社)

巴拿馬的停電危機提醒我們,國家要有穩定的政治結構鞏固政府機構的正常運作關係。(美聯社)

2025年3月15日晚間,巴拿馬全國陷入大規模停電,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讓這個中美洲國家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根據官方消息,停電源於位於拉喬雷拉(La Chorrera)的Pan-Am熱電廠一具變壓器爆炸,引發連鎖效應,直接導致全國電力系統癱瘓。總統何塞·勞爾·穆利諾(José Raúl Mulino)迅速通過社交媒體回應,坦言情況「不可原諒」,並要求國家公共服務管理局(ASEP)與能源部門在3月17日提交詳細報告。這場停電不僅暴露了巴拿馬能源基礎設施的脆弱性,也引發了對國家能源政策與國際地緣政治影響的深刻反思。

 

停電原因與初步影響看來應該是技術故障所引起,根據ASEP總經理澤爾瑪·羅德里格斯·克雷斯波(Zelmar Rodríguez Crespo)的初步調查,變壓器爆炸可能是由技術故障引發,隨後火災加劇了局勢。消防隊已控制火勢,電力恢復工作正在進行,但官方尚未提供明確的復電時間表。停電波及家庭、企業與基本服務,對民眾生活造成嚴重衝擊。尤其在巴拿馬運河周邊地區,電力中斷可能進一步影響這條全球貿易命脈的運作,令人擔憂其經濟後果。

 

穆利諾總統在停電期間親身經歷了這場危機。他在社交媒體上承認「損害非常大」,並批評當前電力服務的低劣品質。這一事件無疑對其政府構成壓力,特別是在他上任以來致力於穩定國家經濟與提升國際地位。巴拿馬並非首次遭遇大規模停電。2023年,類似事件就曾讓全國陷入困境,而此次事故再次凸顯了該國能源基礎設施的老舊與不足。

 

Pan-Am熱電廠作為主要電力供應來源之一,其單點故障竟能癱瘓全國電網,顯示出系統缺乏冗餘設計與應急能力。隨著氣候變遷加劇乾旱,巴拿馬運河水位下降已對水力發電構成挑戰,而火力發電的可靠性如今也受到質疑。能源部門是否能在短期內提出有效改進方案,將是穆利諾政府面臨的一大考驗。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停電發生在巴拿馬與國際社會關係微妙的時刻。2025年初,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訪問巴拿馬,要求降低中國在巴拿馬運河周邊的影響力,隨後巴拿馬宣布退出「一帶一路」計畫,引發北京不滿。在高度敏感的地緣政治陰影之下,一些輿論將此次停電與地緣政治聯繫起來,質疑是否涉及外部干預。目前沒有確鑿證據支持此類猜測,官方調查仍聚焦於技術層面。這場危機無疑為巴拿馬的國際立場增添了變數,尤其是巴拿馬現在處於中美博弈的焦點所在,情況對巴拿馬政府相當不利。

 

對巴拿馬而言,這場停電是一記警鐘。政府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不僅要恢復電力供應,更要從根本上檢討能源政策。短期內應加快事故調查並公開透明的結果,以安撫民眾與國際社會的疑慮。長期來看,投資現代化電網、分散能源結構、提升應急能力,將是避免類似危機重演的關鍵。國家的基礎設施或是電力系統的鞏固是重要的課題,任何國家不應該有政治結構,是以搞亂正常的組織運作為目標,任何這樣的狀況都要立刻去除。

 

巴拿馬運河的穩定運行對於全球貿易至關重要,任何基礎設施的不穩定都可能動搖其國際地位。這場停電危機,既是挑戰,也是契機。若巴拿馬政府能妥善應對,或許能化危機為轉機,推動巴拿馬走向更具韌性的未來。在當前內外壓力的交織下,時間與執行力將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巴拿馬的停電危機提醒我們,國家要有穩定的政治結構鞏固政府機構的正常運作關係,任何國家在地緣政治的壓力時刻,不容許發生系統性的意外,影響到正常的運作情形。對於國家安全以及基礎設施的正常運作,預算不應該受到隨意刪減而影響運作,政府機構的運作模式也不應該隨意調整,使其在運作上會出現滯礙難行的地方,任何重大危機在這種關鍵時刻都可能造成難以恢復的衝擊,這是所有關心公共事務的人應該有的基本認識。

 

※作者為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任教於台師大

關鍵字: 巴拿馬 全國停電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