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美國的哈里爾案例 慎思中配入籍6 年改 4 年

蔡嘉凌 2025年03月28日 07:00:00
哥倫比亞大學校友哈里爾因去年4月領導占領哥大校園,要求學校停止投資支持以色列政府的公司而被美國移民局逮捕。(美聯社)

哥倫比亞大學校友哈里爾因去年4月領導占領哥大校園,要求學校停止投資支持以色列政府的公司而被美國移民局逮捕。(美聯社)

近來,台灣和美國都有具合法居留許可的外國人面臨被驅逐,也同樣地,在台灣與美國社會都有許多人以「言論自由」為他們辯護,認為是對異議的不包容,是國家走向威權主義或戒嚴的警訊。然而,只談言論自由是片面看問題,忽視了國家主權和體制與人民生命幸福安全的權益在這件事情上必須作為優先捍衛的重要性,而且,這其實是一個移民問題,即一個國家歡迎與不歡迎什麼樣的人進來成為該國合法居留者或公民。以目前情況看來,美國的案例比台灣複雜許多,但很值得台灣借鏡。

 

據美國多數主流媒體報導,2025年3月8日,去年12月畢業的哥倫比亞大學校友哈里爾 (Mahmoud Khalil) 因2024年4月領導占領哥大校園要求學校停止投資支持以色列政府的公司而被美國移民局逮捕。美國一些人權團體譴責美國政府拘留合法永久居民哈里爾,是侵犯言論自由和正當法律程序。哈里爾則在公開信中說「我是政治犯」、「我被捕的直接原因是行使言論自由權,主張建立自由的巴勒斯坦,以及結束在加薩的種族滅絕。」不過,事情沒這麼簡單。

 

首先,哈里爾是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的116個學生團體組成的「哥倫比亞大學種族隔離撤資」聯盟(Columbia University Apartheid Divest ,CUAD)談判代表,該聯盟的目標是「削弱美帝國主義」(weakening US imperialism)和「徹底消滅西方文明」(fighting for the total eradication of Western civilization),他們認為哈瑪斯(Hamas)和胡塞武裝組織(Ansar Allah/Houthis)是朝此目標邁進的「進步力量」(progressive forces)。先不談他們的目標會讓多少美國人不高興,光是「哈瑪斯是進步力量」,就讓多數美國人不認同,甚至,連台灣人都會無法贊同,因為哈瑪斯在2023年10月7日於以色列南部地區進行泯滅人性大屠殺(強姦、肢解、焚屍)後,其高層(現為哈瑪斯政治局代理主席)Khaled Mashal立刻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表示,哈瑪斯尋求「與中國和俄羅斯等超級大國合作」,他補充說,俄羅斯因美國的注意力從烏克蘭轉移到兇殘襲擊而受益,中國應該從哈瑪斯入侵以色列中汲取靈感,制定自己的征服台灣計畫。這不就像那些在台中配鼓吹中國入侵台灣嗎?

 

但更為邪惡,要中共學習他們在以色列喪心病狂的突襲屠殺手段。試問:這是進步力量?不過,既然哈里爾所帶領的「哥倫比亞大學種族隔離撤資」聯盟視「哈瑪斯是進步力量」,所以一點都不奇怪,今年2月底他們再次占領哥大時,於「巴德納學院」(Barnard College)的圖書館發散「哈瑪斯媒體部」(Hamas Media Office)製作的大外宣冊子「我們的敘事…阿克薩洪水行動」(Our Narrative… Operation Al-Aqsa Flood,即2023年10月7日血洗以色列的行動)。想想,扛著言論自由大旗支持與發散美國政府認定之恐怖組織的「思想」,從認知戰的角度,不像是裡應外合或為虎傅翼的「行為」嗎?

 

其實,不論是哈里爾、「哥倫比亞大學種族隔離撤資」聯盟成員或全美親巴勒斯坦組織團體與個人,許多人並不會直接明白地說自己支持哈瑪斯,因為他們知道多數世人並不認同哈瑪斯血洗以色列的「阿克薩洪水行動」,以及許多國家都認定哈瑪斯是恐怖組織,因為如此,也為了宣傳與獲得支持,他們稱「阿克薩洪水行動」是抵抗行動,而鬥爭對抗的對象是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者和支持以色列的美國/帝國主義、西方文明。也因此,檯面上、多數媒體所呈現的「爭取自由的巴勒斯坦」口號主張都是他們主張論述的部分而已,關於「爭取自由的巴勒斯坦」的激進論述與摧毀帝國主義及其機器的整體策略僅在少數媒體或社交媒體上才搜尋得到或拼湊出一個完整圖像。只是,就算終於被主流媒體報導了,「言論自由」總能解套,畢竟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對於言論自由的保障極為寬容,連仇恨言論(hate speech)都包容,除非是構成非法煽動、實際的威脅、恐嚇或歧視性騷擾的言論。

 

2024 年 5 月 24 ~ 26 日在密西根州底特律(Detroit)舉行的「巴勒斯坦人民會議」(People’s Conference for Palestine)就回顧、統整與肯定了摧毀帝國主義及其機器的策略執行成果,比如:1)透過媒體、社交活動「作敘事宣傳」去影響人們,尤其是對年輕世代;2)以「全國不承諾選票運動」(Uncommitted National Movement)製造(前)拜登政府與民主黨內部的政治和社會危機;3)大規模動員上街頭,在政治人物的工作場域和住家擾亂他們(如:裴洛西〔 Nancy Pelosi〕)、關閉橋樑、高速公路和機場,在全美製造混亂,擾亂大眾生活;4)學生透過示威推動「撤資運動」(BDS)和破壞公共財產,迫使國家和警察在眾目睽睽之下鎮壓學生,學運召集人鼓勵校園裡的其他學生公開當眾質疑或直接反對國家,學生們已把戰爭帶回家了。以上都是確實發生在美國社會的「具體行為」,所以,在此議題上,仍要只談「言論自由」?還是該看成是國家社會的問題與危機?

 

「把戰爭帶回家」(Bringing the War Home)確實是在美的親巴勒斯坦團體於哈瑪斯血洗以色列後的行動主張。2024 年 10 月 7 日,哈瑪斯血洗以色列的「阿克薩洪水行動」一周年,哈里爾組織一場在哥大校園支持哈瑪斯的抗議遊行,「哥倫比亞大學種族隔離撤資」聯盟就發文表示要「把戰爭帶回家」。換言之,他們的「爭取自由的巴勒斯坦」是透過「在美國反美」來支援「在境外對抗以色列的哈瑪斯」。試問:美國政府會開心張開雙臂歡迎帶領這樣運動的外國人待在美國?更別說,哈里爾所帶領的「哥倫比亞大學種族隔離撤資」聯盟積極挑戰哥倫比亞大學的紀律制度,並鼓勵其他人騷擾猶太主義復國者(Zionist),今年2月底,他們佔領哥大「巴德納學院」的圖書館,要求學校讓被開除的兩名學生復學(蒙面的兩人打斷一位教授「現代以色列歷史」的猶太教授上課,散發與閱讀反以色列傳單),要求赦免因親巴勒斯坦行動或思想受紀律處分的學生、紀律處分公開透明化,以及廢除現有的紀律制度。這些訴求不像在爭取一個讓「哥倫比亞大學種族隔離撤資」聯盟與親巴勒斯坦學生組織可以為所欲為之無律法規範的校園嗎?

 

其實,哈里爾是川普當選後10天(2024年11月)才取得永久居留權,據報導,2024年 4 月在哥大抗議活動最激烈的時候,哈里爾告訴《哥倫比亞每日觀察者》(Columbia Daily Spectator),他沒有親自參加抗議活動,因為擔心會失去學生簽證。而根據最新的報導,哈里爾在申請永久居留權時,隱匿了一些工作經驗與身分,包括:2023年6~11月擔任「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的政治事務官員(該單位至少有 12 名雇員參與了 2023年10 月 7日血洗以色列,在加薩的 1,200 名UNRWA雇員是哈馬斯或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成員)、曾在英國駐黎巴嫩貝魯特大使館的敘利亞辦公室擔任高階主管工作4年,以及他是「哥倫比亞大學種族隔離撤資」聯盟成員。合理懷疑,哈里爾應是認為這些身分經歷並不利於永久居留權的申請,所以沒有誠實告知美國移民局。

 

台灣有沒有來自中國的哈里爾們?將中國籍配偶取得身分證年限從 6 年改為 4 年,類似美國的「全國不承諾選票運動」是不是更容易發生?這件事不該慎重看待嗎?畢竟,「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現居紐約。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