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26日舉行聽證會,多名專家指出,若中國認為攻打台灣會導致與美國的貿易中斷,就不會輕啟戰端。(美聯社)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26日舉行聽證會,多名專家指出,若是中國認為攻打台灣會導致與美國的貿易中斷,其對台決策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就不會輕啟戰端,並呼籲美國政府若不積極支援盟友,將給予中國更多可趁之機在印太地區實行分化策略,進一步挑戰美國的全球戰略地位。
南華早報報導,史丹佛大學弗里曼‧斯波利國際問題研究所中心(Stanford University’s 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員馬斯楚(Oriana Skylar Mastro)認為中國是「出口驅動型經濟體」,明確指出「如果中國相信攻台會導致與美國等國的貿易中斷,他們就永遠不會這麼做。」
馬斯楚呼籲,美國不該與盟友針鋒相對,而是要以更全面的支援來強化盟友對美國的信賴與合作關係,他進一步補充,「當我問及中國軍方他們的亞洲軍事活動時,他們告訴我,這些活動的目的就是要向美國的盟友及夥伴表明,美國無法幫助他們。」呼籲美國政府應以盟友為重,以免讓中國趁虛而入。
馬斯楚與聽證會上的其他證人強調,美國的盟友與夥伴不僅是為華府提供經濟援助而已,也能在軍事上協助遏制中國,並且也不應該僅用國防GDP占比來衡量盟友提供的軍事價值。
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董事會主席薛瑞福(Randall Shriver)舉例,雖然菲律賓的國防開支僅占GDP的1.5%,但其提供美軍許多基地與駐軍空間,實質發揮了嚇阻中國的關鍵作用。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外交學院教授車維德(Victor Cha)表示,華府需要印太盟友「建立一個集體的經濟威懾框架」,以對抗北京的「機會主義侵略」,而美國也必須回報給盟友人道援助、發展支持、技術支援及政治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