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完成亞洲首例豬腎移植人體手術,且患者恢復情況良好,未來可望進一步拓展至肝臟移植。(美聯社)
中國研究人員在近期完成了亞洲首例、也是全球第5例,將進行過基因編輯的豬隻腎臟,移植到一位患有腎臟疾病末期的病患體內的異種移植手術,病患在術後雖仍持續住院觀察,但已可下床行動,除了替等待器官移植的腎臟病患帶來新希望,未來也可能擴及至肝臟移植,嘉惠更多疾病患者。
美聯社指出,根據中國陝西西安第四軍醫大學附設「西京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王琳所屬的研究團隊表示,這名接受進行過基因編輯豬腎移植的,是現年69歲、在8年前被診斷出腎衰竭的女性患者,完成移植迄今將近3周,且目前器官功能運作良好,病患則持續住院觀察中。
報導指出,這名中國患者是目前全球第3名接受基因編輯豬腎移植後,仍然存活的病患,為了解決可供移植器官遠低於等候器官移植病患人數的問題,科學家近年來試圖對豬隻進行基因編輯,使其器官能夠被人體接受使用。在美國最初2例異種移植、將豬隻心臟與腎臟移植到人類患者體內的嘗試,病患都在術後不久死亡;但另外2例,包括1名居住在阿拉巴馬州的婦女在去年11月,以及另外1名新罕布夏州男性在今年元月,接受豬隻腎臟移植之後似乎出現正面發展,美國境內也即將展開相關的臨床實驗。
在完成豬隻腎臟移植之後,王琳所屬的團隊在26日於知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發表的論文中,揭露了在此之前,該團隊也曾將豬隻肝臟移植到1名腦死的病患體內,該患者存活了10天,且並未出現器官排斥的初期徵候。王琳表示,豬隻肝臟能夠產生膽汁(bile)以及白蛋白(albumin),都是器官發揮基本功能所需的重要因子,雖然產量並不如人類肝臟,但「我們的確發現豬肝能在人類體內運作」,並且推論豬肝的能力足以協助衰竭的人類肝臟。
根據「星島頭條」報導,西京醫院的豬腎異種移植為亞洲首例,也是全球第5例,且患者接受移植之後,該枚腎臟隨即產生尿液,是器官正常運作的象徵,且用以評斷腎功能的肌酸酐已恢復正常水準,患者亦已能夠下床活動。
根據統計,目前中國境內約有1.3億慢性腎臟病患者,且末期病患人數有持續增加的趨勢,因此器官移植是維持病患生命的唯一有效手段,西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秦衛軍則表示,異種腎移植的進展,為腎病病患帶來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