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桂芝可以原諒造成她「骨肉分離」的國共兩黨歷史恩怨,卻對造成這個悲劇無關的台灣或民進黨恨之入骨。(圖片翻攝自百度)
區桂芝老師接受中國官媒央視採訪,批評總統賴清德將中國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讓她不知如何面對身居中國的親人,很顯然,她是將家族離散的遺憾,歸責於台灣現今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卻對中共無休無止的對台武力恫嚇未置一詞,這當然很符合中共大外宣的主流敘事。
關於國家認同與歷史敍事,區老師在公共論壇上不是新面孔,這一回之所以引起廣大關注,是因為她的言論實在太驚世駭俗了,馮睎乾十三維度 問得好:「這是正式錄用的台灣教師嗎?」但還不夠,我們更想問的是:「這是真的台灣公民嗎?她真的愛過台灣嗎?」
歷史記憶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它小部份是親身經歷,而很大部份是來自前人的敘事,來源可能是家族傳說或文字記述,至於你所理解的歷史,是如何詮釋真實,很大部份是由強權統治者來決定的。區桂芝曾經兩度接受中國大外宣<香港01>專訪,根據她對身世的自我介紹,她「1963年在台灣基隆出生,父母均來自於廣東,原來遷居香港,後因父親遭受港英殖民當局無理的政治迫害,一家人又輾轉落腳台灣。」
區桂芝說她有八個兄弟姊妹,散居於美國、加拿大、香港、北京、台北,由於母親對家鄉廣東湛江的眷戀,年邁之後決定返鄉定居。以上的背景,讓區桂芝經常往返兩岸三地,對西方世界的情況也多有了解。
那麼我們就從區桂芝記憶的「事實」嘗試來理解她,1963年出生應該是現年62歲,在她出生前的1949到1958年,金門先𢓭發生慘烈的古寧頭戰役和823砲戰,稍早之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她的父母父母選擇「輾轉落腳台灣」,合理推斷應該是不願意接受中國共產黨的統治,這是她父母做止的選擇,怨不得台灣。
後來發生什麼事不得而知,區桂芝說她是接受國民黨的反共教育長大的,之所以轉變對兩岸的認同,她自己總結出兩點,一是因為民進黨執政後推行「無恥的108課綱」去中化,導致「是非錯亂,價值混淆。」這說明了她是黨國正統的捍衛者,當她指責香港「去殖民化不夠」時,同樣認為這兩地「不要做中國人」就是大逆不道。二是她認為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她父母冒死也要逃離的中國。
奇怪的是,區桂芝也經常對學生說,「全世界第一個去中國化的政黨就是共產黨,可是中共不是不要做中國人,而是起初認為中國傳統有一些是導致落後、挨打的陳腐因素,所以要儘快的富強壯大,才能抵禦西方的侵略。」她認為中國現在是富強了,所以她認同現在的中國,連文革和六四都可以從記憶裡抹掉而加以原諒。
而現在這個中國天天嚷著要消滅她曾經認同的中華民國,她認為把中國認為是「境外敵對勢力」,通通都是台灣的錯,「那我就不能再來大陸探望母親了,或是母親也不能回台灣了。」這當然不是事實,亞亞、小微、恩綺不都買張機票就回到親愛的祖國了嗎?
區桂芝可以原諒造成她「骨肉分離」的國共兩黨歷史恩怨,卻對造成這個悲劇無關的台灣或民進黨恨之入骨,這不是很奇怪嗎?區桂芝可以有她的選擇,但她無權幚腔中國脅迫台灣人認同她的選擇。
※作者為自由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