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當年面對疫情的獨斷、自負和貶抑科學,對照今天他在關稅戰引起的喧然大波,頗有既視感。(資料照片/攝影:李濠仲)
幾年前,因疫情之故,外界對所謂「川普性格」再有了進一步,且非常深刻的體會。回溯川普首任倒數一年的社會景象,當美國人死於COVID-19很快地超過45萬,幾乎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那已等同整個紐奧良、克里夫蘭或坦帕的總人口,更是全年美國人因中風、阿茲海默症、糖尿病、流感和肺炎而喪生的人數總和,美國人預期壽命還為此下降了1.13年,為二戰以來最大降幅。
而就在這驚人數字出現前不久,川普才信誓旦旦,堅稱他的政府已經「完全控制住了病毒」。儘管「病毒」對執政者施政打擊確有幾分非戰之罪,但川普從頭到尾對疫情的明顯失控,要不否認現實,就是撇清責任,以致多州各行其是,加劇混亂,衍伸導致全國高達1400萬人失業,終究成為壓垮他連任之路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時有不少人都在問,川普到底犯了什麼錯?其中頗為一致的論點,即川普恐怕是美國有史以來,唯一一個會對科學表現得如此蔑視的總統。包括初期,他不僅沒能正確採取科學專業應對,嚴重輕忽病毒的致命性和傳播風險,之後又未能提供足夠的個人防護,還隨意重啟經濟,自己更曾公開聲稱可用抗瘧疾藥物對抗病毒,然後,他也相信自己比諸多科學家聰明,對疾管中心官員的建議常表現出不以為然。
川普的獨斷、自負和貶抑科學,對照今天他在關稅戰引起的喧然大波,頗有既視感。那麼,這又不得不讓人想到2016年川普來勢洶洶競選總統,美國心理學家麥克亞當斯(Dan P. McAdams)率先以心理學角度,對「川普思想」所做的分析。這套分析,疫情期間已印證過一次,今天,似乎仍然適用。
麥克亞當斯基於個人心理學專業,藉由川普提出的政綱、應對問題方式、慣用的煽動性言論以及對政治暴力的接受程度,判斷川普應是具備了過去美國總統所沒有過的性格特徵──極高的外向性(特徵之一在高度尋求獎勵)與極低的親和性,而無論以什麼標準來衡量,川普的性格都是最極端的。又依照心理肖像的投射,川普也相當吻合自戀、不合群、自大的類型人物。麥克亞當斯當時已斷言,這一特質將主導川普的總統生涯。
只要對2019年到2020年的美國疫情記憶猶新,應該都不會反對麥克亞當斯對川普的心理、性格分析。今天,自川普重返白宮,短短數月,美國人早就習慣川普高頻率、高戲劇化地登上各大新聞頭條。又當川普祭出關稅清單,所有人無不為股市災難性的持續下跌擔憂時,川普卻還能悠哉地去打高爾夫球。此時此刻,全美各地都有反川普(理由未必都和關稅有關)示威抗議,另有來自他國的譴責(主要為關稅而來),但顯然川普多是無動於衷。
4月4日,《華盛頓郵報》一篇報導寫到:川普不為負面新聞和外國領導人的批評所困擾,並決心聽取唯一的聲音來確保他所認為的政治遺產。那個聲音當然就是他自己的…最終,川普決定遵從自己的直覺。
《華郵》所描述的川普,大家其實在疫情時就領教過了,早在2016年他競選總統時,麥克亞當斯也就警示過。另外,寫有四本關於川普掌權故事的資深記者麥可沃爾夫最近則說到:「這對他(川普)來說是很棒的…因為除了關稅,沒人談論其它任何事。突然之間,關稅,一項晦澀難懂的貿易政策,竟成了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他被賦予了真人秀的元素。他會對此感到非常高興。」這又呼應了八年前麥克亞當斯所言:「與雷根相比,川普似乎更清楚自己一直在表演」。
如果說,當初的疫情顯露了川普無畏騷亂(在《交易的藝術》自傳中,他則自承喜歡製造騷亂)的特性,其後的政黨輪替,便是在傳達美國人希望國家恢復常軌的意志,那麼,今天時機上的不同(意即川普才剛剛執政),儘管眼前號稱全美總計有數百萬人上街在抗議川普,實則,他們很清楚在距離下次總統大選前,除非舉國暴動失控(抗議人士目前至多情緒宣洩),否則他們也拿今天的川普沒轍,如此,只要川普追求成為全美、世界頭條的「癮頭」不減,這個世界因川普帶來的衝擊,應該只是開始而已。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