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不會對美關稅報復 賴清德:投資「脫中入北」布局全球、確保台灣優勢

上報快訊/胡玟惠 2025年04月09日 18:45:00
賴清德認為,「脫中入北」的投資方向,對台灣來說是正面的轉變。(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賴清德認為,「脫中入北」的投資方向,對台灣來說是正面的轉變。(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民進黨今天(9日)召開中常會,邀請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員吳介民以「解放日關稅:解題與方案討論」為題,發表專案報告。兼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聽取簡報後指出,他與吳介民對於當前情勢的看法高度一致,認為「脫中入北」的投資方向,對台灣來說是正面的轉變,這表示台灣終於能憑藉自身經濟實力,逐步奠定全球布局的基礎,展現「全球台灣」的實力與企圖。

 

民進黨發言人韓瑩也轉述賴清德與會時發表的內容,表示吳介民從各國回應美國對等關稅措施的策略出發,搭配對台灣產業長期發展趨勢的觀察,提出3項重要洞見。

 

首先,台灣過去50年來持續累積的製造實力,使得本地廠商在全球供應鏈中具備明顯競爭優勢,更成功進入全球價值鏈的上層位置。這一點與南韓情況類似,兩國皆快速邁入全球核心經濟體行列。

 

其次,賴清德指出,由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高度成熟與戰略地位,許多位於北方的主要民主國家紛紛爭取台灣企業前往設廠投資。他強調,「過去大家常說,只有台積電在台灣,台灣才有矽盾可保護。但我跟吳教授的想法比較接近,投資『脫中入北』,這個過程是很正面的,台灣終於以自身的經濟實力得以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形成『全球台灣』。」面對當前局勢變動,台灣會在國際布局中持續確保自身優勢。

 

此外,賴清德指出,他提出的「矽盾2.0」,正是將台灣與北方民主國家結盟的概念進一步具體化,並與「非紅產業鏈」、「台灣+1」策略互為補充,共同構成台美新產業佈局的重要藍圖。他說,台灣應善用每一次地緣政治與經濟變局的契機,重新調整產業方向,推動國家發展,「台灣將轉危為安,也會越來越強壯。」

 

賴清德呼籲各政黨與社會各界,在這關鍵時刻攜手合作,把當前挑戰轉化為成長動能,共同開拓台灣的經濟新局,打造一個永續繁榮、團結前行的新台灣。

 

除中常會報告外,賴清德也針對近期美國正式啟動「較高對等關稅」表達看法。他指出,這波政策已對全球市場產生明顯衝擊,對台灣未來經貿格局更可能帶來長遠影響。在面對不確定局勢之下,他強調政府早有準備,並已在第一時間推出涵蓋9大面向、20項具體措施,並編列至少880億元的預算,支持首波受影響產業,協助業者穩住資金、轉型升級、拓展新市場。

 

賴清德指出,這些策略不僅獲得國內產業界與社會多數民眾的肯定,也受到美方正面回應。未來會持續與美方溝通協商,爭取改善對等關稅措施,保障台灣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公平競爭位置。他也強調,台灣不會祭出報復性關稅,對美投資承諾依然不變。(責任編輯:鄭宏斌)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