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經濟和金融事務部長及中央銀行行長非正式會議的與會者11日在波蘭華沙拍攝全家福。(美聯社)
美中貿易戰升溫之際,中國商品可能轉向歐洲市場,引發歐洲國家警戒。法國財政部長隆巴德近日警告,中國的廉價產品正大量湧入歐洲,並呼籲歐盟應設立「邊境配額」來保護內部市場,防止中國商品借道轉銷歐洲。
在前往波蘭華沙、參加歐盟經濟和金融事務部長會議之前,法國財政部長隆巴德(Eric Lombard)12日接受《法蘭西西部報》(Ouest-France)專訪時表示,歐洲正密切監控中國商品的流向,分析貨物的流動趨勢,以應對可能的傾銷危機。他指出,隨著美國對中國課徵高額關稅,中國製商品恐轉向歐洲傾銷,「我們必須防堵中國商品進一步湧入。」
談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宣布,對包括法國在內的75國暫緩90天實施「對等關稅」,隆巴德認為這顯示各國「與川普政府仍有談判空間」,加徵高額關稅的直接結果會是壓抑美國經濟成長並引發通膨,因此美國遲早得修正這種策略。
不過,隆巴德也表示,川普關稅政策的轉向雖然讓人驚訝,但仍不可輕忽潛在威脅。他說:「我們不該高呼勝利,美國只是暫緩部分措施,並未撤回整個關稅政策。」他指出,美方仍對歐洲商品維持10%的關稅,鋼鐵與汽車產業的既有關稅也未取消,甚至面臨高達25%的關稅,他強調這正是歐洲必須持續對美國施壓的原因。
隆巴德也說,雖然現在還無法精確量化,但是美國對歐洲商品加徵10%關稅,可初步估算會拖累0.2%的經濟增長。考慮到這點,法國才將2025年的增長預估下修至0.7%。
更糟糕的是,隆巴德還指出,隨著美國對中國貿易政策持續收緊,中國會試圖把原本要出口美國的商品轉向歐洲市場,歐洲可能成為美中貿易戰的「外溢受害者」。隆巴德透露,法國希望能防堵任何來自中國的商品洪流,將推動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啟動「保障條款」,考慮在邊境設定「配額制度」,來抵禦中國產品大量流入對歐洲市場造成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