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美國公債的第二大債權國,握有價值約25兆新台幣的美債,亦是可以對美方造成威脅的關鍵武器。圖為2月習近平(右)於北京會見泰國總理貝東丹。(資料照片/美聯社)
美中關稅戰一來一往,10日白宮確認對中關稅來到145%,11日中國也回應對美商品加徵關稅至125%。中方表示,美國若繼續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將淪為「笑話」,中國也不再予以理會。中方曾對美喊出「堅決反制、奉陪到底」,然而癥結點在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能找到更強大的武器來反制。
彭博資訊亞洲市場專欄作家任淑莉(Shuli Ren)14日分析,中國手上握有一手險棋,即價值7,600億美元(約25兆新台幣)的美國公債。
中國是美國第二大外債債權國,僅次於日本。上周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50個基點,來到4.49%,創下自2001年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而盤中最劇烈的波動發生在亞洲交易時段,引發外界揣測北京可能正在進場操作,究竟中國會否將美債「武器化」並拋售呢?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對此不以為然,他在近期的採訪中指出,全球最大債務人的優勢在於,「如果你向銀行貸款,那就是銀行說了算,他們可以收回你抵押的資產。但如果你貸款量夠大,銀行的主導權就會落在你手上。」
雖然這在「債務困境」的情況下可能成立,但目前的局勢並不適用。美國總統川普在看到美債暴跌後,他選擇讓步並暫緩除了中國之外的其它國家的對等關稅,此次政策急轉彎直接暴露了白宮要害。
畢竟,如今主導關稅談判的貝森特需要一個穩定債市,才能順利發行美債。其部門今年必須發行約2兆美元的新債,此外還有約8兆美元的到期債券需要展期。而殖利率每上升1個基點(0.01%),政府的利息支出就會增加約1,000億美元(約32.74兆新台幣)。
白宮不願見到財務危機發生的弱點,正好給了中國可趁之機。若是川普政府再將情勢升級,中國可利用亞洲時段來出售美債對川普施壓,而且中國甚至不需要過多美債,就能持續製造熊市氛圍。
如果川普決心利用關稅高牆使美國成為經濟孤島,那麼海外國家也不再需要持有過多美元。
在國際貿易與金融領域,美元已逐漸喪失其領導地位。國際貨幣基金(IMF)數據顯示,美元的全球儲備份額已從20年的70%降至2024年的58%。除了貿易局勢不穩之外,由於聯準會在利率政策上的立場搖擺不定,使得近年來美債無法提供穩定的總報酬。
上周傳出中國人民銀行連續第5個月增加黃金儲備,引發一波黃金購買潮,更多人認為押注黃金比美元更有吸引力。
換言之,在當前反美、反霸凌情緒高漲的動蕩環境下,中國人民銀行不需花費太多力氣就能打破美元與債券的避險地位,並且全球投資人也樂於關注其它地方。例如,加拿大最大的退休基金就將歐洲視為一個可替代且具吸引力的投資地點。
美國避險基金經理人艾克曼(Bill Ackman)在X上曾稱讚川普的政策急轉彎「做得非常出色」,還是「教科書式的談判藝術」。艾克曼很聰明,一方面公開滿足了川普的自尊心,一方面卻顯得有些虛偽。
另一方面,川普的紊亂政策已自曝其短,現在已是後院失火的狀態,中國會找到方法來運用價值7,600億美元的軍火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