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衛星影像顯示,北韓可能正在建造該國史上最大、最先進的一艘軍艦。圖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去年底視察一艘新軍艦的建造工作。(北韓中央電視台)
最新的衛星影像顯示,北韓可能正在建造該國史上最大、最先進的一艘軍艦,其規模可能是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現有海軍軍艦2倍以上。該軍艦不僅可能搭載垂直發射飛彈系統,以打擊陸地與海上目標,也似乎設有相位陣列雷達,能更快、更精準地追蹤目標。但有專家質疑北韓是否有其技術與資金建造現代化軍艦,也有專家認為,可能是俄羅斯助北韓發展軍工。
"New Maxar satellite image acquired on April 6 provides the closest look of perhaps the largest North Korean-manufactured warship, a new naval guided missile frigate at the Nampo Navy Shipyard’s 'fitting out' dock," explains @CSISKoreaChair.
— CSIS (@CSIS) April 13, 2025
View: https://t.co/T04WSTYSVR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4日報導,這些影像由美國太空科技公司馬薩爾科技(Maxar Technologies)和美國星球實驗室公司(Planet Labs Inc.)於4月6日拍攝,顯示這艘船正在北韓西岸、距首都平壤西南約60公里的南浦造船廠的水中建造中。分析人士指出,照片中可見這艘船仍在進行武器與其他內部系統的建造工作,該船很可能是一艘具備垂直發射系統、可打擊陸地與海上目標的飛彈巡防艦(FFG)。
根據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伯穆德斯(Joseph Bermudez Jr. )和君(Jennifer Jun)的分析,這艘巡防艦大約長140公尺(459英尺),是北韓目前製造過的最大型軍艦。作為比較,美國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Arleigh Burke class destroyer)約為505英尺長,而目前在建造中的星座級巡防艦(Constellation-class frigate)約為496英尺長。不過,這艘軍艦的存在並不令人意外。
北韓這些軍事發展都是在聯合國的制裁下進行的。該制裁對北韓取得發展武器所需的材料與技術設下了嚴格限制。然而,分析人士指出,自從俄烏戰爭爆發後,北韓與俄羅斯的關係越走越近,俄羅斯可能正協助平壤突破聯合國制裁的障礙。南韓退役海軍上將金德基(Duk-ki Kim,音譯)認為,莫斯科可能正在提供北韓這艘巡防艦所需的飛彈系統技術。
其實這艘軍艦的照片早在去年底,由北韓官方媒體「朝中電視台」釋出的一段報導中曝光,該報導是關於朝鮮勞動黨年終全體會議的內容,畫面中可見金正恩親自視察這艘艦艇的建造情況。朝中電視台影片中的畫面顯示,這艘軍艦可能配備現代海軍常見的武裝系統,包括可發射多種飛彈的艦載垂直發射裝置(vertical launch cells)。
分析人士也注意到,這艘船似乎設有相位陣列雷達(phased array radar),這種雷達能比北韓過去展示的技術更快、更精準地追蹤威脅與目標。不過,儘管有這些顯示出先進作戰能力的跡象,專家們仍呼籲對於相關推測應保持謹慎態度。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前作戰處處長舒斯特(Carl Schuster)表示,幾乎任何造船商都能完成船體與推進系統的建造,「但現代軍艦的關鍵在於,整合通訊、電子系統、武器,以及電子與聲納感測技術,這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南韓國會議員金炳基(Kim Byung-kee)3月接受CNN訪問時,也質疑平壤是否具備建造先進軍艦的技術能力,以及相應的支援基礎設施。「操作這種大型軍艦需要龐大的預算。他們不只要蓋船,還要組建一整支能操作這艘船的團隊,而且運營軍艦的成本還包括設備和燃料。此外,一艘巨大的軍艦不能單獨出海,那問題是,北韓有沒有足夠的能力負擔這些成本?」
不過,南韓退役海軍上將金德基提醒,不能低估最終成品的殺傷力。「如果北韓真的把1月聲稱成功試射的高超音速彈道飛彈,裝上這艘新巡防艦,那將對區域安全造成改變遊戲規則的衝擊。」
美國國防情報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 DIA)2021年報告的最新估計,北韓海軍擁有約400艘巡邏戰鬥艦與70艘潛艦。雖然艦艇數量龐大,但多數都又舊又小。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分析師鄧普西(Joseph Dempsey)在1月的部落格文章中指出,平壤目前只擁有2艘主力水面作戰艦,就是1970年代初服役的1600噸「羅津級」(Najin-class)巡防艦,這些艦艇早已過時。
DIA也指出,一旦北韓與擁有壓倒性海軍實力的南韓或美國爆發衝突,北韓海軍大致只能被限制在近海防衛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