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敬雅2022年前以台灣基進分走民進黨在前鎮小港區議員票,害民進黨議員席次少一席,如今回鍋,引爆地方系統不滿。(取自黃敬雅臉書)
距離2026地方選戰一年多,民進黨各系統悄悄布局議員選戰,尤其高雄市競逐者眾,地方派系開始規劃議員初選局,派系間推人選投入黨內初選競逐是常態,不過地方傳出2022年前以台灣基進黨籍,投入議員選舉的前空姐黃敬雅又要回鍋前鎮、小港區,且是以民進黨身份投入初選,引發地方系統跳腳。有地方人士表示,她4年前以台灣基進分走民進黨該區議員票,害民進黨議員少一席,被當「Trouble Maker」,如今卻以綠營身份回鍋,加上該區席次可能因人口銳減少一席,又讓這種爭議人選回鍋,引爆地方系統不滿。
民進黨今年底可望展開高雄市長提名的黨內初選,這次市長提名人選未定於一尊,但高雄泛綠系統已經在布局議員初選提名與規劃。由於台積電進駐,讓高雄北強南弱現象越加明顯,依據人口成長趨勢,鄰近左楠、北高雄的三民區人口激增,議員席次可望從七席回復原本八席;反觀南高雄的前鎮、小港區因人口遷出銳減,地方上傳出可能議員席次會減少成七席。
據了解,民政單位需至明年6月確定人口數後,才能決定最後各區議員席次增減,但地方系統都判斷,第十選區(前鎮、小港區)議員少一席、第七選區(三民區)多一席恐成不可逆轉趨勢。目前高雄市議會的生態呈現藍大於綠,國民黨力拚維持現有議員優勢席次、穩固多數,民進黨則力拼擴張議員席次,奪回議會主導權;席次增減,再加上《選罷法》嚴格限制公職參選條件,導致各黨在明年議員提名上更是採取精兵政策、步步為營。
綠營地方人士分析,以第十選區(前鎮、小港區)而言,席次若減少一席剩七席,直接衝擊的便是婦女保障名額只剩一席。回顧2022年民進黨在第十選區採保守提名,8席應選議員席次只提4人,原本評估可望在該區全壘打,結果只有鄭光峰、陳致中、黃彥毓三名男性當選,而湧言會推派的黃雍琇差200票落選,成為落選頭。
選後綠營內部檢討,劍指該選區同為泛綠的台灣基進議員參選人黃敬雅分票,由於該區選票結構本來就是藍綠拉鋸加上又有無黨籍議員各據山頭,綠營派系不得不採謹慎提名,但同屬台派的台灣基進在高雄與綠營派系既合作又競爭的微妙關係,一有利益衝突就容易相互怨懟。尤其是在僧多粥少的前鎮、小港選區,若是今年再少一席,民進黨內部派系又讓黃敬雅回到同選區選,恐引爆該區其他綠營議員不滿。
綠營地方人士表示,民進黨在第十選區提名相當「步步為營」,民進黨方面應是提名四席,目前有三席現任議員鄭光峰、黃彥毓、陳致中,陳因洗錢案被停職,黨內推估他應該會推派助理參選,湧言會推黃雍琇再戰,加上黃敬雅「棄基從綠」投入黨內初選,仍可能上演初選五搶四、甚或兩個女人戰爭的分裂局面。
地方人士不滿,黃敬雅連加入民進黨都是在桃園入黨,不在高雄,她上次用台灣基進黨籍分掉泛綠選票,自己沒選贏,還把別人拉下來,兩敗俱傷後選完就跑,如今換個黨籍又回鍋,對長期在高雄經營的人相當不公平,況且該選區可能席次減少,除國、民兩黨戰將外,還有基層實力相當雄厚的現任無黨籍李順進議員與台聯吳銘賜議員,屆時前鎮、小港區不論黨內初選最後大選勢必面臨一場慘烈的競爭。(責任編輯:殷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