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與美國經濟的未來:三個看跌期權與四個指標

吳芳銘 2025年04月27日 07:00:00
近日出現扭轉川普態度的一股力量──「企業CEO看跌期權」。(美聯社)

近日出現扭轉川普態度的一股力量──「企業CEO看跌期權」。(美聯社)

川普2.0的關稅戰發動後將走向何方?美國與川普政府有多少底氣可以決戰到最後?這些問題是最近每天的談資之外,還至少影響到全球各國的經濟、貿易、金融及財政等眾多層面;此外,「對等關稅」的實施也將導致包括個人、企業到國家全面性的財產重分配,故一旦實施堪稱核彈級戰爭。

 

在川普暫停加徵關稅90天的決策後,加上他善變的「川劇」變臉決策風格,如何看待「對等關稅」這個最初提出的核彈武攻,我們仍處在一個「不確定的年代」當中。

 

從川普晴天霹靂地宣布無差別攻擊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那一刻開始,全球巿場與輿論一致從「川普看跌期權」、「鮑爾看跌期權」分析,並示警川普將對美國的經濟與金融等造成重大傷害,但上述兩個看跌期權說服不了、也喚不醒川普,後來美債遭遇拋售而大跌及殖利率高升不墜,更加重影響美國的財政支出與財源籌措;以及出現意味著資本大量逃離美國的「股、債、匯三殺」窘局,甚至代表避險工具的黃金屢創下新高等因素,使得「對等關稅」暫停90天落地。

 

近日出現扭轉川普態度的一股力量──企業CEO(執行長),或許可稱為第3種看跌期權──「企業CEO看跌期權」,它正在軟化川普對加徵關稅的態度。

 

大企業的CEO們,包括沃爾瑪(威名百貨,Walmart Inc)、Target、家得寶(The Home Depot)等美國零售集團、德國三大汽車CEO等,前仆後繼遊說川普,促使「對等關稅」出現得以豁免和延遲的契機。

 

此外,市場如何預測、評估與影響未來的川普關稅政策走向?最舉足輕重的關鍵因素是:美國經濟會不會出現衰退。若美國出現衰退跡象,「川普看跌期權」及「鮑爾看跌期權」或較能發揮遏制加徵關稅作為武器攻擊的作用力,也將導引市場未來的走向。

 

有四個商業調查的指標可以較早及較精率反映經濟狀況變化,用來觀測是否邁向衰退,包括初始失業申請、費城聯準會製造業指數(Philadelphia Fed Survey)、ISM服務業指數以及失業率。其「章魚哥」的及早預測實力,在於其發布頻率高、修正幅度小,且較早發布,使得這些指標的表現優於其他數據。

 

例如,以資本支出作為經濟放緩的指標來看,實時的硬數據(如耐久財新訂單)約需五個月才會轉弱,與軟數據相軟起來也出現較多雜訊,但軟數據通常在放緩開始約一個月後就開始惡化。

 

另外,從1973年石油危機、1979-1980年美國聯準會主席沃爾克(Paul Volcker)以暴力升息對抗通膨的「沃爾克時刻」、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波斯灣戰爭導致油價飆升,以及2001年網路泡沫崩潰的經濟衰退中發現,經濟硬數據如GDP、出口數據及通貨膨漲等,通常需要約四個月左右才會在實時數據中顯示明確的弱化跡象,但商業調查的預期部分,通常在受到危機衝擊發生後約一個月後就開始下降。

 

檢視2018到2019年的「川普1.0」貿易戰後,發現關稅對通膨的傳導影響在2018年3至7月以及2019年1至4月最為顯著。亦即,在關稅加徵後的兩至三個月內通膨通常會顯現,而消費支出預計將在價格上漲後不久後放緩。

 

歷史經驗也指出,核心零售銷售在經濟放緩期間是消費支出最好的硬指標,提供比月度消費支出和可支配收入數據更為及時的實時信號。

 

市場並非神秘的力量,而是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集體判斷與智慧,也是資金走向的實時民意調查。台灣俗諺「人兩腳,錢四腳」就是最好的註解。

 

市場的選擇與智慧,引領我們前行,市場的訊號與呐喊,是不是能叫醒川普,我們繼續看下去。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關鍵字: 對等關稅 期權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