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非池中藝術網攝。)
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比利時藝術家史丹.安克《在空之間》(Unvoid),作品以石膏灰泥與顏料為媒材,對所處時空進行演繹詮釋;藉著在空間裡的實體線條,呈現時間與光影的流動。
史丹.安克(Stijn Ank)1977年生於比利時,目前在柏林與布魯塞爾創作。建築科系畢業的他,曾參與設計阿斯佩拉爾的《Folding》與布魯塞爾公立中等學校《Vision》等建案,10年前放下建築師身份轉職藝術家。
使安克專職藝術的是「自由」,而吸引他深入的,始終是「空間」。
此次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共有2件現地作品〈07.2017〉、〈08.2017〉,與1件錄像裝置〈在空之間 Unvoid〉。
眼前白色灰泥(plaster)所塑造的實體展件肅然聳立。觀者看到的是已然定型的立體雕塑(實),然創作過程(虛)更能凸顯背後藝術家對空間的想法與概念。
安克以傳統澆鑄得手法,將木材、石灰或是橡膠在一定的空間場域裡去圍出一個邊界,分層並階段性地在模組裡頭灌入事先上色的灰泥,讓灰泥在裡頭自動進行物理變化。在過程中,藝術家看不到模組裡面的石灰是如何混合,每次打開模子,面對的都是未知的型體。
「相對於有些畫家是在白色畫布前選擇他所要的色彩圖樣,我選擇不去介入作品,而是灌入著色的液態灰泥讓它自由自在地形塑」,安克描述,自己並非先有一些具體想法之後才去做藝術,而是從隱約概念開始去創作:「我在做作品的時候,通常不會把它看成是一個物件,而是一個有活力的主體。我希望能夠創造一個在空間上有特定影響力的作品,創作出更多不同的空間感受。」
那麼對安克來說,什麼是美的作品?他表示,光、顏色、時間是他認為一件美的作品的必備元素。這也是為什麼安克的作品基調總是純淨的白色──白色透過光線變化,含納著豐富的色彩。
初次來到台北當代藝術館,安克仔細觀察建築物與空間的關係,根據現場的氛圍創作。「我們並不會在走廊逗留而是一直往前走,通常步伐都比較快。我希望可以透過〈08.2017〉這樣一件作品,讓大家慢下腳步來,有多的時間在這個空間去感受」,安克說明。
〈07.2017〉與〈在空之間 Unvoid〉,分別放置在展間的兩端。一方面以影像的方式述說這些灰泥在有著透明玻璃門的木櫃模組裡面的混合過程;一方面帶出平面繪畫與立體雕塑的討論,時間儼然凝固靜止為一件作品。
看起來像被動又似自動,在這矛盾卻又並存的關係,藝術家在其中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安克表示,好的生命力應該是要能夠完整展現這個質料內在的特質,而不是藝術家做一些外力的干涉。
模組當中的空間是空虛,卻孕育著一個實體;對比展場可視的作品與不可視的空間,參觀者可以在寬敞而寧靜的展場中感受一場藝術家與作品的主客辯證,展期7月29日到9月10日。這次來到亞洲,安克也將在9月2日於NUNU FINE ART路由藝術展出大型壁畫裝置、壁掛雕塑,有興趣的讀者們不妨前往欣賞。
本文授權自:非池中藝術網
【延伸閱讀】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