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腿酥 / Flickr
賞花季節:8、9月
賞花地點:花蓮六十石山、花蓮赤柯山、台東縣太麻里鄉
台灣每年的八、九月是金針花盛開的季節,賞金針花也已經成為國內夏季的熱門行程之一,旅客紛紛前往花蓮、台東一帶,想一睹整片黃色花海跟著夏天的艷陽一同覺醒的美景。台灣三大金針花山分別為花蓮六十石山、花蓮赤柯山、台東縣太麻里鄉,金針花是合身長在氣候潮濕的高海拔和陽光充足的地方,因此海拔高達1,400 公尺的六十石山擁有60公頃的最大規模花海,每逢花季便會由海拔最高出的山頂開始開花,再慢慢向較低海拔的區域盛開。
» 行程推薦:馬太鞍 — 金針花‧美食‧部落
» 行程推薦:六十石山 — 徜徉漫山金針花
賞花季節:10、11月
賞花地點:陽明山擎天崗大屯山、金瓜石茶壺山、草嶺古道、汐止五分山、小武嶺不厭亭、頂山石梯嶺
芒草在每年天氣轉涼之際綻放,有別於一般色彩醒目的賞花景色,芒草是將山丘染成雪般的白色,在陽光灑在花海上時,整片山丘由雪白轉為金黃,是台灣秋季的獨家美景。10、11月的氣候涼爽,而芒草海多位於山丘地區,非常適合安排踏青健行路線,在清涼舒適的秋天邊探索步道邊欣賞沿路白色花海。賞芒草的最佳景點位於台灣北部,住在北部的繁忙上班族、學生不必特別安排假期,便可利用週末時間來幾趟賞芒一日、半日遊。
» 行程推薦:福隆草嶺古道 — 腳踏車賞芒+獨木舟雙體驗
» 行程推薦:陽明山、北投 — 芒草大屯秋色
台灣下半年花季-山毛櫸|圖片來源:Herry Lawford / Flickr
賞花季節:10、11月
賞花地點:太平山山毛櫸國家步道
山毛櫸的歷史可追溯至古遠的冰河時期,是被列為台灣『珍貴稀有植物物種』的五種花種之一,也是近幾年來國內一直盡力保護的寶貴植物。到了秋季,山毛櫸的樹葉會由綠色逐漸轉為橘黃色,這時是山毛櫸最美的時候,到了冬季枯萎的黃葉則會全部掉落,留下光禿的樹枝直到隔年春天綠芽再度萌發。在台灣賞山毛櫸最好的景點是太平山的山毛櫸步道,步道全程約4公里,在這裡還可以順道前往台灣最大的高山湖翠峰湖,欣賞湖邊的金黃山毛櫸美景。
» 行程推薦:太平山 — 山毛櫸國家步道+翠峰湖
賞花季節:11月
賞花地點:南投大崙山茶園、南投武岫農場、宜蘭明池、國立台灣大學
賞銀杏的是秋天最熱門的戶外活動之一,台灣因氣候潮濕,銀杏並非那麼普遍,因此賞銀杏反而變成一種更難得、更有吸引力的體驗。講到銀杏,第一個浮現腦海裡的地點通常都是南投,南投算是銀杏林的聚集地,不管是大崙山茶園或是武岫農場皆為賞銀杏的好地點,除此之外,宜蘭的明池國家公園也有相當著名的銀杏樹群。若是你住在台北,很想親自看到銀杏樹轉黃的絕美身影卻空不出時間,那也別難過,位於公館的國立台灣大學的地質系系館前就有一顆非常著名的銀杏樹,在11月份時通常能見許多學生,以及特別前往的旅客在這顆銀杏樹下拍照的樣子。
賞花季節:11、12月
賞花地點: 武陵農場、陽明山國家公園、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太平山、大雪山森林國家遊樂園區、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馬那邦山、南元花園休閒農場、福壽山農場、關子嶺紅葉公園、延平林道、紅葉村、拉拉山、烏來風景特定區
每逢年底,總覺得沒有賞過楓葉就還沒過完一年嗎?台灣是賞楓的好地方,全島各地在秋冬皆可看到楓樹的蹤影,從北部的陽明山,到中部的武陵農場,再到南部的阿里山,無論你想去哪裡小旅行,幾乎都可以安插賞楓的行程。今年年末就安排一趟追楓之旅,將台灣大大小小的楓樹林跑遍,在橘紅落葉間迎接2018年。
» 行程推薦:武陵農場 — 森林賞楓觀星之旅
賞花季節:11、12月
賞花景點:台北大湖公園、陽明山、桃園八德霄裡里、桃園大溪石園路、桃園市玉山公園、石門水庫、桃源仙谷、北埔六塘谷、新竹美樹營地、台中霧峰落羽松林、南投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武陵農場
年末除了賞楓之外,還有非常具有歐美北方風情的落羽松,近幾年來在台灣引起很大的風潮,許多賞落羽松的秘境也紛紛出現,吸引大量的旅客前往拍照打卡。秋冬之際,落羽松轉紅,地上佈滿枯萎松葉,讓人瞬間以為自己身在國外,充滿夢幻異國風情調。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