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就是先容得下異見,和接受有人有相近目標但手法不一樣,香港的反對派普遍不了解這點,自然就團結不起來。(翻攝獨立記者莊翰銘臉書)
最近有朋友看到香港的新聞,發訊息問我。他說他發覺香港的反對派,似乎對於抗爭者的態度歧異,面對不屬於自己派系的抗爭者,輕則沉默無視,重則冷言冷語甚至批評打壓。他對於這樣的情況,感到十分的詫異,畢竟同樣是受到北京政府法律和暴力壓迫的人,即使政見不同,也應該團結一致面對共同的威脅,但香港的反對派別說團結,他們甚至比起反抗北京,更熱衷於攻擊打壓異見者。
其實這問題也不只台灣人在問,香港人也不是不懂,畢竟香港人自己也在問。而最有趣的是,連政圈或社運界的當事人,也天天要求大家要團結,不要分化。可是實際上就是做不到。團結就是力量,這種事情可是連小學生也懂。
可是要怎樣才能夠團結,我們的課本卻沒有教。上述說要團結的人,目標也是團結,也到底叫人要團結,但做的行為,卻未必是促進團結,甚至實際上是在破壞團結,這在香港反對派,是非常常見的。那是因為香港的反對派,或者說,普遍的香港人,都並不理解甚麼是團結。
在香港反對派最常見的情況是,我有了一個路線或策略,我覺得是正確的,所以我就主張「團結」,而團結的意義就是說要你來加入執行我的路線和策略,無視對方本來的訴求以及主張,否定對方整個路線的所有存在意義。要求直接聽從我的指揮。一方面容不下其他路線與方法的討論,認為所有其他路線都是破壞者或者是「鬼」(香港術語中的「內應」「叛徒」之意),甚至主動要求自己的朋友與黨友,與政見不同者斷絕朋友關係。這與其說是團結,不如說是一種不平等的,單方面的命令。
在香港的反對派中,所謂要求團結,重視的並不是「各自以不同策略,互相不攻擊去達成共同目標」,即,例如爭取香港民主,或者是對抗廿三條,而是「大家要執行相同的策略,而且排除不同的策略,免得妨礙我的策略」。比方說,部份政黨會不斷的要求所有人都跟隨他們的方向去投票,集中投他們欽點的候選人,這就是團結,但是不太理會別人對於候選人或者政綱的任何意見。至於任何質疑聲音,都是「分化」,「搞散運動」。
對他們而言,實現一個目標,只有一種方式,而且他的方式是唯一的真理,成功只可他出現在他這種方式,一旦有人質疑這個方式不會成功,他們會堅持「總之你們要盡量支持,其他方法根本不可行」或者「只要支持人數夠多就會成功」,一旦失利,他們不會考慮這方向或方法可能是錯的,他們會倒轉怪罪其他人不夠支持他們,不夠「團結」。
在大部份情況下,他們並不考慮說服別人支持自己,而多數是用質詢的方式,對於目標相近或不排斥,但不加入或不同意的人,就會質疑他們是背叛,是投共,甚至直接斥之為不理性,或者覺得對方背叛了目標。例如說,一個遊行是支持普選的,他們會覺得,你支持普選,就一定要參加,如果你因為各種理由而不參加,不論是太忙,覺得無效,或者覺得主題有被騎劫,他們會對不參與的人說「你不參加,難道你不支持普選嗎? 」。
香港並沒有足夠大的政團,去提倡合理的團結方式。這包括確認大家雖然在立場,路線的不一樣,但可以為了某個共同目標而團結一志。團結本身並不是指所有人跟隨同一個行為,而是各自以自己認同的方式去達成目標,而且不排斥自己的成員與友好,支持和參與一些與自己政團立場不一樣的活動。進而去到一種不同手段的人可以互補。
團結就是先容得下異見,和接受有人有相近目標但手法不一樣,香港的反對派普遍不了解這點,自然就是團結不起來。
【編輯推薦】
●烏干達掀衛生棉革命:守護女童受教權
●遊泰必訪人氣餐廳台灣插旗:NARA Thai Cuisine
【延伸閱讀】
●鄭立專欄:香港會窮得只剩下高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