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安平古堡的鄭成功銅像。(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上個月26日出席統派團體舉辦的「鄭成功『收復』臺灣355週年論壇」,她在論壇中表示,前總統陳水扁推動「去國父」、「去蔣」,通通去掉,蔡英文總統「這位蔡大小姐更嚴重」,除去孫、去蔣、去孔、去關公、去媽祖,從大陸來的統統去掉,無所不在「去中國化」、「去中華文化」。而最近因為教育部公布國文科課綱的文言文比例降低,此舉也引爆文學界對於文言文該在課本中佔比多少的戰爭。
這兩件事都深深觸動臺灣這塊土地上人們的認同,但其實如果了解歷史就不難釐清真相。首先,統派團體舉辦「鄭成功『收復』臺灣355週年論壇」,論壇名稱用「收復」這兩字來表述鄭成功逃來臺灣的事實,充分顯示對臺灣歷史的不了解,鄭成功建立的政權是臺灣的一個漢人政權,在此之前從來沒有其他漢人在臺灣建立過政權,既然從未有過何來「收復」之言?
再者,鄭成功在臺灣建立政權是否就等於當時臺灣屬於中國?當年鄭成功可沒有因為父親鄭芝龍降清就選擇投降大清國,鄭成功逃到臺灣後將臺灣當成反清基地,一年後鄭成功病逝,鄭經即位並自稱「東寧國王」,在1669年派使者至福建泉州與大清國談判時使者表示「建國東寧」,因大清國實施海禁政策為求生存,鄭經與英國發展國際貿易,當時西洋人稱他為「The king of tyawan (Taiwan)臺灣國王」,在 1670 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負責人Henry Darces上書鄭經,稱呼他「Your Majesty(陛下)」,再再都顯示當時臺灣島上的政權是一個獨立有別於中國的政權,並且是第一個在臺灣建國的漢人政權。
而國文科文言文教育常以中國觀點為核心,為何不試著找幾篇讓臺灣學子認識臺灣的文章?例如以下幾篇:攻打臺灣的施琅在《恭陳台灣棄留疏》表示「台灣一地,原屬化外,土番雜處,未入版圖也」;而在《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二》大清國皇帝康熙說過「台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係」;甚至雍正皇帝即位後,在《兵部議敘福建官兵功得旨》中記錄雍正說過「台灣地方,自古未屬中國」,從這些文言文的文章中可以找到臺灣人一直以來在找的答案,也就是「臺灣一直以來都並非中國領土」,由於選文的問題導致許多學生從文言文學到儒家封建的八股的文化,然而其實以文言文形式完成的文章,許多著作都隱藏著臺灣的歷史,綜合以上總總資料,想問各位難道施琅、康熙、雍正都是臺獨人士、都在去中國化?
前荷蘭外交官韋傑理(Gerrit van der Wees)博士在《台北時報》發表過題為「Taiwan: ‘Ocean nation’(臺灣:海洋國家)」的專文,文中表示臺灣從來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並提及臺灣原住民在公元前三千年就開始大遷徙至太平洋諸島,這在去年科學家於《自然》(nature)期刊中,以基因比對證明台灣原住民確實是太平洋島民祖先之一,這樣的科學證據顯示臺灣原住民的冒險犯難精神,臺灣原住民們在四萬年前,開始移居印尼、新幾內亞島和澳大利亞等地,三千年前又開始遷徙到大洋洲上的小島,到了約三百年前臺灣原住民後裔到紐西蘭建立了毛利文化。
臺灣不只有原住民族還有許多不同的族群,這顯示臺灣是個移民社會,因此多元文化是臺灣的根,那麼長久唯「中華文化」獨尊的陋習絕對要改進,因為臺灣不是只有中華文化,還有原住民族文化、新住民文化……等文化,這些都是臺灣文化,試問這麼多文化之下,何謂「國文」?如何使國文科內容多元不再獨尊?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