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峒「茂興齋」清光緒年間成立,第3代傳人張秋山。(攝影:李隆揆)
若要拍照,超渡法會尚未送進去(燒)前可以拍
「以前景氣好,農曆7月每天都有人普渡,後來社會風氣不再鋪張,政府轉提倡中元節統一普渡」,「但民間信仰,不能強迫人家,睜隻眼閉隻眼,接受每個地方自選普渡日(大多擇信眾、志工好配合的周五、周六),我們依時間交件。」
創立158年
他是大龍峒糊紙藝店「茂興齋」(清光緒年間創立)第3代傳人張秋山,1940年大稻埕出生,從祖父張根乞、父親張通草到第4代兒子張忠信接班,「茂興齋」創業史逾150年。
「以前我們店在迪化街,1973年被徵收拓路拆屋,政府補償少,我們改買酒泉街這條無尾巷這。」念國小時,張秋山跟弟弟張徐沛(後分家於新莊成立「新興糊紙」)開始跟祖父張根乞旁學,「從幫忙糊紙開始,再學紮紙,再學綁竹架」,「祖父93歲逝世,90歲前都堅持幫忙。」
日警斥責迷信
他記得日治時期當局對這門行業不友善,「覺得『紙紮』是迷信,5歲時有日本巡佐經過我家,曾罵『巴格野鹿』。」
小張秋山10歲的弟弟張徐沛,曾回憶以前最有印象是「出庄」(糊紙師傅帶好材料到顧客家,吃那住那,少則2天,長則逾月),張秋山記得「以前接過陽明山上案子,把材料準備好,帶上山住在案主竹子湖三合院開始做,顧客是漳州人,有『過世1整年了要做靈厝超渡』習俗。」
巴黎紅回台灣
去年,弟弟主持的新莊「新興糊紙」受邀前往巴黎參加「工藝設計師周」(D’Days),這門傳統手藝從國外紅回台灣,大龍峒「茂興齋」也出現荷蘭、日本設計師來訪,也有北藝大建築所學生把「張秋山手藝」當論文主題,「對於後進,我比較開放,不會像以前老師傅『偷藏步』,有人問,我懂就答。」
弟弟張徐沛長女張宛瑩、長子張徐展都已接班,目前,張秋山2個兒子1個接下家業,小兒子則進電子公司,張秋山對接班態度自然平視,「以前2位學徒來學,3年後出師後轉職,1位改跑船、1位改開卡車。」
他談起過去榮景。
26歲幫李萬居做30尺靈厝
「過去不是農曆7月最忙,台灣經濟起飛,才有『普渡』風氣,有一點彼此較勁『今天你普渡、明天換我來』,整個農曆7月熱鬧滾滾」,「以前做基隆『主普壇』中元普渡法會,做好成品載去基隆,住上幾天跟一群師傅把靈厝組裝起來,那幾天,基隆特種場所都會暫停營業。」
他26歲時曾為逝世的黨外大老、創辦《公論報》的李萬居做超過30尺的靈厝,但即使尺寸大、工錢較厚,他一直覺得意義不大,「心意要緊,一般做4尺長的最標準,多大型依顧客要求,太大型分開製作,到現場再組裝,材料費還好,主貴工錢。」
以前,農曆7月是淡季
「農業社會糊紙業旺季是收稻期,農人貨款收進,會請師傅做靈厝積德」,「過去農曆7月反而是糊紙業淡月,以前覺得鬼門開後,做靈厝會有無主小鬼任意跑進去住。」
最近幾年,「茂興齋」每月固定案源是一般民眾委託的往生超渡,宮廟水陸法會、中元祭等。做這行近70年,張秋山沒遇過什麼靈異事件,「最晚曾加班到凌晨1點,保持尊重,平常心,我們做的是『心理道德業』。」
喜慶、陣頭也用上糊紙
其實糊紙工藝也用在喜慶的花燈剪紙、陣頭龍頭、獅頭上,「但做獅頭、龍頭很貴,製程又細又雜,7年沒做了」,張秋山上一趟是7年前幫大龍峒金獅團製作獅頭,弟弟張徐沛去年則為法國參展做了龍頭、獅頭。
機翼聲下的40年
走進1973年遷徙至今的延平北路無尾巷,「茂興齋」內寒林院(祀奉將相王侯住,常誤植『翰林院』)、同歸所(安置平民孤魂)等紙藝品佔了大半處,因位於松山機場飛機航線正下方,採訪中機翼呼嘯聲不斷劃過頂上,77歲老師傅不好意思稱『有點重聽』,不少問題我們一再確認。
訪談結束,落雨聲斷斷續續,1名宮廟法師正巧前來取「茂興齋」完件的「焦面大士」(觀世音化身,交件前以紅紙把頭遮住,沒開光不得拆開),張秋山收下貨款謙稱「貪財」,法師應回「這是手路功夫,怎麼說『貪財』。」
轉頭,他客氣招呼我們,「沒雨了,路上小心啊。」
撰文:陳怡杰 攝影:李隆揆
【編輯推薦】
●京都五天四夜規劃,清水寺、金閣寺、京都車站、和服,怎麼安排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