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台北市長選戰的分分合合

林青弘 2017年09月15日 00:00:00
柯文哲先前之所以能夠高票當選,政黨部分歸因於民進黨、親民黨以及反國民黨的政治團體共同力挺而促成。(攝影:張文玠)

柯文哲先前之所以能夠高票當選,政黨部分歸因於民進黨、親民黨以及反國民黨的政治團體共同力挺而促成。(攝影:張文玠)

2014年「柯文哲旋風」在台北市長選戰締造前所未有的佳績,國民黨籍候選人連勝文僅得609,932票、得票率40.82%,柯文哲與之相比,卻獲得853,983票、得票率高達57.15%。柯文哲能夠高票當選,政黨部分歸因於民進黨、親民黨以及反國民黨的政治團體共同力挺而促成。在政治顏色上,有論者以「白色力量」概括形容挺柯現象。鑑往知來,為了分析民進黨、國民黨與柯文哲市長在明年市長選戰的因應策略,有必要回頭檢視2014年的勝選因素。

 

對於柯文哲市長來說,「白色力量」如何表現在選票結構上?相對其他政黨競爭,能否因此勝出而有不能替代的優勢?為了回答這兩項重要課題,我們應該回頭檢視2014年的選舉狀況。

 

以台北市人口統計資料來看,在2014年7月底,20歲以上、未滿40歲人口數為767,394人,在20歲以上人口占比為35.52%。同年8月底,20歲以上、未滿40歲人口數為766,419人,在20歲以上人口占比為35.47%。由於選舉人公告人數為2,146,939人,扣除死亡、遷出、月底屆滿20歲或40歲等誤差影響,我們可以推估台北市選舉人之中,20歲以上、未滿40歲之人口占比,當時約為35.5%。

 

為了試著推估「白色力量」在柯文哲當選票數中的影響力與比率,假設柯P當選票數中,有40%來自20歲以上、未滿40歲之選民(以下簡稱「新世代族群」),這可證明「白色力量」確實引領「新世代族群」力挺柯文哲,而且影響比例關鍵且重要。反之,倘若經過數據客觀推估試算之後,可以大膽推論「白色力量」在柯P當選票數結構中,明顯與全市選民比例沒有明顯差異,此時所謂的「白色力量」並非柯P當選的必要且關鍵因素,「白色力量」的外顯影響,可能是「新世代族群」的投票率提高等等。

 

依據「台灣指標民調」在2014年市長投票前、後的各項民調結果,2014年10月14日發布的「台北市長選舉民調結果」(2014年9月30日至10月1日進行,完訪950位設籍台北市、年滿20歲的民眾;在95%信賴水準時的抽樣誤差最大值為±3.2%。),柯P在20至29歲的支持度為47.7%,在30至39歲的支持度為47.1%,以統計推論的誤差值設算,柯P的最高支持度各為50.9%、50.3%。該調查借用「競選指標」分析後,柯P的得票率預估為58.1%至63.0%,連勝文的得票率預估為32.7%至37.8%。從事後結果來看,此一模型預估顯然高估柯P且同時低估連勝文的得票率。是以,上開民調結果與數據意義,可以大膽推論為有利柯P,柯P獲得20歲以上、未滿40歲的「新世代族群」的支持度,介於43.9%至50.9%之間,堪可確認。

 

此外,台灣指標民調公司在投票前的同年11月23日至25日進行「台灣民心動態調查」,國民黨好感度24.2%,民進黨好感度35.0%。在投票後的同年12月7日至9日再次進行「台灣民心動態調查」(在95%信賴水準時的抽樣誤差最大值為±3.1%),國民黨好感度21.4%,民進黨好感度43.7%。對照當年台北市長選舉、市議員選舉結果,國民黨得票率至少有38.57%,民進黨得票率則至少為39.27%,足見支持國民黨之選民,在當年氛圍下不願意直接表明,對於國民黨的好感度顯然有低估之虞。

 

上開民調結果,可以顯示民進黨政黨支持度的上限,以及國民黨支持度的下限,反映在柯P得票結構分析上,可以設算得票率最多有40%來自民進黨支持者的貢獻((43.7+3.1)×85.7%(泛綠轉換率)≒40.1%),另外17.15%得票率則是來自非民進黨支持者的力挺。直接講白話,柯P得票結構約有7成來自泛綠支持者的力挺。

 

為了證明「白色力量」在「新世代族群」的影響,僅是提高投票率,而非於柯P得票結構扮演明顯重於人口變項的關鍵影響,我們可以將當年選舉人2,146,939的35.5%推算為新世代族群的選民數,約為762,164人,柯P得票數為853,983,得票結構若有35.5%為新世代族群,得票數約為303,164,若得票結構有40.0%為新世代族群,得票數約為341,594,當年投票率約為70.46%。

 

從「柯P得票結構與新世代族群投票行為關聯分析表」,以及上開民調結果所顯示「新世代族群」支持度介於43.9%至50.9%之間,利用此一有利柯P選情預估的民調預測區間夾擊「投票結構」與「得票結構」的可能交集處,我們可以合理推估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新世代族群」的投票率約為80.0%(高於平均70.46%),而且「新世代族群」投給柯P選票,在柯P得票結構中僅占35.5%,相比台北市當年人口比例後,沒有明顯差異,也就是柯P得票結構中僅約有35.5%來自「新世代族群」的支持。

 

據上結論,「白色力量」在當年選舉的明顯影響,應可視為投票行為踴躍,「新世代族群」也就是當年20歲以上、未滿40歲者,他們的投票率明顯高過平均投票率。「白色力量」不是柯P得票結構的關鍵主力,而是柯P勝選的關鍵助力。藉由「白色力量」刺激「新世代族群」關心政治與關注選情,踴躍投票與選前熱情參與,造就「柯P旋風」。

 

另外針對2014年選後資料分析,國民黨與新黨的市議員選票合計為653,921,這比連勝文的市長選票數609,932,還要多出43,989,足見連勝文不能吸引所有泛藍陣營的支持者。國民黨在明年市長選戰,應該推出何等「適合」人選,勢必要考量能夠集結深藍且能吸引中間選民,又可讓「新世代族群」投得下去或是不排斥、不厭惡的人選,就是最適合的市長候選人。

 

至於泛綠支持者在柯P得票結構的比例是否為7成?我們若以民進黨、台聯的市議員得票數估算,兩者合計為621,359,約占柯P得票數的72.76%,若僅計算民進黨市議員得票數578,068,也占柯P得票數的67.69%。此部分推估非常值得採信,因為實際投票時,市議員會投給民進黨、台聯者,市長選擇對象會以柯文哲投票的直接因果很明顯,這是投票行為的不可分割性。由此顯示泛綠支持者在柯P選情的實際影響,至少有70%的貢獻。

 

此外,中間選民(包含親民黨支持者)對於柯P選票的影響分析,若將泛綠選票除外,約有232,624可歸類為中間選民。這當中又有131,069可能來自泛藍支持者倒戈,約占上開中間選民的56.34%。連勝文的市長得票數,可以認定是國民黨在大環境不佳、候選人又不適當的雙重不利情形下的最糟糕得票結果。

 

換言之,在相同分析模型與變數控制下,如果民進黨中央執政很糟糕,搭配國民黨候選人很適當的雙重有利情形下,以2018年選情來看,兩組人選藍綠對抗,保守可推估藍營市長選票為741,001(得票率49.34%),綠營市長選票相對為727,130(得票率48.41%)。

 

柯P在2014年獲得853,983票,其中民進黨直接貢獻者若設算為578,068票,剩餘275,915票當中,有131,069票來自泛藍倒戈支持,再剩餘的144,846票換算為得票率約占9.69%。換言之,當年柯P得票數完全屬於自己魅力貢獻者,約為柯P全部得票的16.96%。講個大白話,柯P當年單純柯粉力量約估14.5萬人,換算為得票率僅約9.69%。以新世代族群投票率8成、選民占比35.5%(明年約剩33.75%至34%)、約有49.72%新世代族群投給柯P來計算與勾稽複核,35.5×0.8×0.4972=14.12%(理論值),實際數據16.96%,兩者誤差為2.84%,小於95%信賴區間的抽樣誤差最大值±3.1%,是可證明上開所有統計推論與選票結構分析,符合統計理論與民調科學。

 

根據上開理論值與實際值的差異分析,明年市長大選若要維持與2014年相同的選戰動能,要嘛新世代族群的投票率可以高達96%而且當中有49.72%投給柯P,要嘛就是新世代族群維持8成高投票率而且投票者有59.72%投給柯P。孰易孰難,已經很明顯可知。

 

世大運結束後,柯文哲雖有高人氣與高支持度,但是這股力量能否持續下去,直到明年投票時化為新世代族群的高投票率與高支持度?選戰開打後,所有市政議題浮上檯面,新世代族群對於柯P的熱情是否會消退、厭倦?未來充滿變數,民進黨與柯文哲的分分合合,正在盤點與精算。

 

※作者為自由作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