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忽略了,台灣在2016年時是北韓第4大貿易夥伴,台灣進口北韓產品的總額甚僅次於中國大陸、印度與菲律賓。(湯森路透)
伴隨北韓問題僵持不下,世界列強為之頭痛欲裂,國內對北韓問題的興趣也高了起來。有些聲音提出說,由於北韓問題牽動美、中兩大國利益交換,所以夾中、美兩強間的台灣,理應對朝鮮半島問題更加關切,更甚有人質問政府、軍方,在面對北韓「威脅」時應該要如何防備和應對。
的確,國人願意關心北韓議題是件好事,總比漠不關心來得好。但這也顯現出台灣社會,並不缺乏一群呼籲民眾關心國際議題的菁英階級,也不缺趕上流行、拿國際大事質問政府的政治人物,但卻欠缺面對國際事件時敢於提出方案、採取積極作為的一群人。
看看我們印象中封閉、落後、瘋狂的北韓,他們積極回應周遭局勢的作為竟還多於我們。舉例,當台灣人以「間接」觀點,看待北韓危機對大國政治乃至於對台灣的影響時,北韓卻始終「直接」未曾忽視我們台灣於美、中關係間的戰略價值。
1992年,當南韓與中國大陸建交時,北韓與台灣一樣深感遭到背叛,北韓國父金日成甚至向鄧小平放話,考慮與台灣建交。雖然放話,終究只是放話,但在當年,中華民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這兩個立場南轅北轍的國家,竟也出現了短暫的外交蜜月期。
1992年至今,台灣與北韓兩國雖然頻受美國與南韓的干擾,但也發展出經貿與技術等各領域的往來,平壤的許多建設,亦都看得見台資的身影。當我們以湊熱鬧的心態,看待川普亟力遏止中國大陸等國對北韓貿易一事時,我們卻不知道,台灣在2016年時是北韓第4大貿易夥伴,台灣進口北韓產品的總額甚僅次於中國大陸、印度與菲律賓。
縱使台灣人無法理解北韓的一切所做所為,而北韓的示好也未能有效傳遞給我們知道,但北韓至少敢為自己的戰略處境進行想像、打出策略、拉攏「敵人的敵人」,且截止目前為止,他們仍持續努力,並且正如60年代的中國大陸一般,為取得核武技術而舉國歡騰。
然台灣當然不可能像北韓一樣,冒著得罪美國和全世界的風險,去做出許多激進行動,但至少也應對各個「敵人的敵人」存有基礎的認知,如越南、印尼、印度、蒙古等國。媒體都愛講中共統戰台灣,卻幾乎沒有台灣人知道所謂「統戰」是指「結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統一戰線」,而非「中國統一台灣的作戰」。
當一個國家的國民只會拿所謂「國際觀」來給自己臉上貼金,卻看遠不看近、對周遭戰略局勢一知半解;即便瞭解,卻也畏首畏尾、深怕動輒得咎,更遑論大膽作為、大膽反擊。
當然,筆者也並非要群眾、政府以及國軍在周邊情勢加遽之際,與各國針鋒相對、做出各種不理性的發言,但沒有作為就無從反省,是歷史的鐵則。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扭轉當前官僚風氣盛行、只重外在門面的民間思潮,並支持提升國家防備力量的具體作為,督促政府與國軍一起為國家安全而努力,以行動取代空想,以指教替代謾罵,力挺國防自主,看清現實、積極作為、從事實務,發揚攻勢性全民國防,進而革除過多冗務與陋習,讓行動不再禁錮於腦袋之中。
※作者為戰略研究員
【編輯推薦】
●《大家論壇》英國視角:從阿爾卑斯山俯視中國的衰退
●北韓飛彈危機升溫 美國務卿:中國應採取行動
【延伸閱讀】
●台北京觀察站:十九大前的五方博奕
●國際經緯:只有金正恩能讓川普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