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開始圍剿柯文哲,不是因為他失言,而是因為雙方的權力位置已經開始出現擠壓與矛盾。(攝影:張凱婷)
不同於先前個別立委立委對柯文哲的抨擊,近四十名的民進黨跨派系立委連署要求黨中央必須在下屆台北市長選舉中自提人選,顯示民進黨內的「反柯」勢力,已經逐步結晶化,成為柯文哲連任之役的一項變數。但與其說這是表達對柯文哲言論與執政路線的不滿,還不如說這是民進黨內對柯文哲路線與未來政治動向的疑懼總爆發。
柯文哲當然是台灣政壇的異數,兩年半前他以絕對的優勢拿下台北市長,除悉數囊括綠營選票,還獲得超過20萬年輕與淺藍選民的支持。當選首都市長後,儘管多數人並不看好他能做好市長職務,不過他卻屢次在民調低迷、甚至眾叛親離下化險為夷,柯文哲現在已經是足以在台灣政壇上叫牌的一號人物。
柯文哲不斷地轉危為安,並非憑藉著明確的執政方向與理念價值,而是在於他沒有包袱、直接面對群眾的政治語言與表演。世大運閉幕典禮的阿根廷代表團幫台灣舉國旗,柯文哲第一個反應竟是「我要先跟大陸(中國)講,這不干我們的事,是阿根廷做的。」這當然不是一個世大運東道主該說的話,但儘管如此,柯的跳躍語言卻直指台灣政治人物不願與中國為敵的心理狀態,直白的談話風格,也讓他在失言後比一般政治人物更容易獲得支持者的理解原諒。
又例如,講到台北市分得前瞻預算的比例非常少,柯文哲說,「分錢的時候,才突然發現我不是綠營的。」談到自己的市府小內閣不斷有人辭職,他甚至用:「因為跟著我的人無利可圖」來回應。這些不同於傳統政治人物的語言,雖然讓不少人聽了刺耳,但卻直搗政治作為資源權力分配的本質,許多「柯粉」更覺得耳目一新。
柯文哲的市府小內閣兩年半內走了19個政務官,比例驚人,不過他顯然並不在意。從政三年,柯文哲沒有班底、沒有人馬,沒有屬於自己的團隊,只有自己的一張嘴,再多的政務官離職對他的壓力似乎都不大;相反地,正因為他沒有團隊,既無人可節制,也沒有任何意識型態包袱,所以他可以講自己想講的話,做選民喜歡他做的事,隨時隨地轉彎裕如。柯文哲雖然因為「無利可圖」這句話向即將離職的秘書長蘇麗瓊道歉,但很少人相信他會下不為例,也不太在乎他的道歉是否真心。
「沒有團隊」這件事情推到極致,就是柯文哲在做任何政治決定時,無須顧慮身邊的人馬或任何理念,只需考量他自己;所以當他在一時一地民調高漲之時,當然可能做出包括參選總統的任何決定。因為沒有團隊,柯文哲只需對自己負責,最壞最壞的狀況就是選輸了自己回家當自了漢,又何傷之有?
更何況,蔡英文與柯文哲在明年的台北市長選舉裡還有共同的利益;即便民進黨強推首都市長參選人,萬一在三足鼎立之下,造成柯文哲落選,更賦予柯文哲在2020年直攻總統大位的正當性,這將造成民進黨更大的困境。
所以當柯文哲說他對於2020年是否參選總統一事,「想了三秒鐘,覺得很難就放棄了」時,民進黨人只能姑且聽之;就算柯文哲兩年後不出馬,他在2024年也勢將成為民進黨總統提名人的勁敵。這才是柯文哲在世大運後聲勢大漲後,民進黨反而更顯焦慮的原因。
民進黨開始圍剿柯文哲,不是因為他失言,而是因為雙方的權力位置已經開始出現擠壓與矛盾。若國民黨的支持度仍未見起色,民進黨內的派系共治也無法吸納柯文哲,加上他自己又能持續維持一定的政治聲量,柯文哲與民進黨這對政治怨偶的衝突將更趨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