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扁案雖有超過8成5的黨代表的簽名連署,卻因現場開會人數不足闖關失敗,由此可看出有多少人被迫「不樂之簽」,顯見陳水扁在民進黨的影響力已大幅下降。(合成畫面/陳品佑攝)
原本在會前備受關注的「建請特赦前總統陳水扁」案,儘管獲得超過8成5的黨代表的簽名連署,最後卻在24日的民進黨全代會上,因現場法定開會人數不足而闖關失敗。一黨職幹部直言,當天最後仍留在現場支持赦扁提案的黨代表,恐怕不過50人,有多少人在中場休息離開,或是根本沒出席全代會,就可知這506位連署黨代表中,有多少人是因為擋不住挺扁人士們壓力而被迫連署的「不樂之簽」了,顯見陳水扁在民進黨的影響力已大幅下降。
由民進黨縣市議員發起的「建請特赦阿扁」案最後僅在全代會保留下來,送中執會研議,事後不僅陳致中在媒體群組回應「無言」,連日來陳水扁在挺扁成員的群組中對提案結果亦是「一片靜默」,未置一辭,此一結果對「阿扁們」無疑是莫大挫敗。
一黨內成員直言,衝高連署人數是一回事,全代會當天能動員黨代表全程與會挺赦扁提案,又是另一回事。
其實,當天各派系均動員黨代表到場與會,並在會前邀集所屬黨代表們聚餐,但顯然各派系亦都無意買陳水扁的帳,所以在確認了黨中央提出的縣市選舉提名條例通過後,就在中場5分鐘休息時間「趕快閃」了,黨代表們都很聰明地「連署給阿扁面子,也提前退場給小英面子」。
黨政人士表示,9月初立法院「英系」領袖、嘉義立委陳明文南下高雄拜會陳水扁,行前先與黨內高層會面,可說陳明文以一定程度代表小英團隊的立場和阿扁會面,而他向陳水扁提出的「部分特赦」建議,亦一定程度代表蔡政府在處理「特赦阿扁」案可以接受的底線,亦即蔡政府或考慮在現有體制下,就陳水扁已定讞的官司先行特赦,由陳水扁不再受保外就醫的相關限制,以自由之身來面對後續官司。
但陳水扁卻不接受,甚至當陳明文跟扁表示全部特赦的要求和現行法律不符,扁亦僅是強硬回以「那是她的事」,他堅持力推赦扁提案要連署到底。
即因陳明文南下會扁,又帶回陳水扁對特赦案「寸步不讓」的訊息,也讓黨政高層確定了,赦扁提案必須在第一關就擋下來的態度。
24日全代會當天,一開始發起赦扁案連署的高雄市議員蕭永達就首先發難要求變更議程,將有關赦扁的兩提案列為當天會議首案。不過,蔡英文隨即請出擔任全代會程序委員會召集人的高雄市長陳菊出面說明。
陳菊強調,討論事項的處理先後順序,是按照黨代表提案時間先後安排,建議先處理黨版提案後要變更議程再變,黨內「大姊頭」一說完,現場鼓掌聲通過,蕭永達只得接受,但也因蕭永達不察退讓了這一步,註定了當天全代會不會通過「建請特赦阿扁」案的命運了。
全代會持續進行,待黨部提案的討論事項,包括提名特別條例都通過後,前5案審議結束,時間進行到下午4時許,這時黨主席蔡英文隨即宣布讓黨代表中場休息5分鐘後,黨代表們紛紛離席,不少黨代表更各「很有默契」地一去不回頭。
等到10分鐘後要求進場開會,這時陳菊要處理蕭永達的變更議程,將建請赦扁案列為首案,台中市前議員蕭杰台下反對,蔡英文隨即詢問現場人數是否足夠表決處理,現場清查後只有135人,不足議決時所需的過半黨代表人數296人,此時赦扁案已無力可回天了,最後僅勉強保住案子,送中執會研議。
「動員黨代表到場挺提案通過,不僅需要人力、物力,還需要有黨代表的熱情,需要事先尋求黨內各派系的支持。」一黨政人士直言,但「特赦阿扁」案在陳水扁親自緊迫盯人下,雖衝出了民進黨史上連署人數最高的提案,卻無法保住成果到最後。
離開黨權力核心許久的陳水扁,顯然已無法攏絡住各派系領導人,赦扁案才會落得虎頭蛇尾的結果,可以預見,不少民進黨公職都認為此次簽名連署赦扁案,已是還了阿扁人情,阿扁效應快速遞減,明年阿扁們要想再捲土重來,恐怕已時不我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