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城市共享單車使用蔚為風潮 汽油需求成長放緩

國際中心 2017年09月28日 07:00:00
全球共享單車產業蒸蒸日上。(湯森路透)

全球共享單車產業蒸蒸日上。(湯森路透)

(本文為《湯森路透》獨家授權《上報》,請勿任意轉載 、抄襲)

 

自行車現在可算是一種新興的兩輪動物。在北京、臺北、新加坡和亞洲其它城市,數以百萬計的消費者通過手機程式租借自行車以滿足最後一公里的出外行程,把汽車和機車留在家裡,也不再招計程車。

 

根據中國交通部的資料,共享單車近兩年蓬勃發展,光在中國就置放了超過1600萬輛單車,有超過1億人註冊成為使用者,從而減少了汽車使用並導致汽油需求減少;而汽車使用和汽油需求成長原先就預計將在2025年之前停滯。

 

民眾方便找單車不擔心丟失

 

土生土長的北京市民張女士說:「我經常使用共享單車服務,因為它非常方便。我在哪都能找到單車,也不用擔心丟失。」今年36歲的她每周都會騎乘共享單車幾次作為通勤之用,騎行距離也在五公里以上。

 

分析師無法即時獲得共享單車數量的最新資料,難以估計共享單車的快速發展導致汽油消耗幅度的下滑情形。但根據業界估算、政府報告、和一項《路透》調查,有一點十分明確,即共享單車服務正在減少人們選擇坐車外出的次數。

 

ofo小黃車。(湯森路透)

 

馬基特(IHS Markit)的劉顧問(Harry Liu)表示:「去年末以來共享單車市場井噴……主流觀點認為這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使用,因為共享單車可説明完成行程。」

 

甚至在共享單車企業數量開始成倍增長前,分析師就已經表示,汽車效能的提升和電動汽車的使用成長意味著汽油需求大幅增長的時代結束了。

 

新加坡 FGE 顧問公司旗下 East of Suez Oil 主管帕拉瓦克卡拉蘇(Sri Paravaikkarasu)表示,中國汽油需求成長今年預計減緩至近4%。去年增幅為6.5%。

 

據中國國營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中國汽油需求料最早2025年觸頂。

 

北京一位王姓分析師表示:「以前在火車站外總能看到計程車排著長隊等待拉客,但我現在已經看不到這種情況。」 這位分析師參加了路透對共享單車使用者的調查。

 

根據中國交通部的資料,共享單車近兩年蓬勃發展。(湯森路透)

 

「摩拜」進軍馬、泰、美市場

 

過去的一個月,中國共享單車的新創企業「摩拜」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泰國曼谷、美國華盛頓特區推出了共享單車服務。

 

2016年4月正式運營的摩拜單車和國內競爭對手「ofo 小黃車」,已經從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公司吸引到逾20億美元的融資,投資者中包括淡馬錫、騰訊、DST Global 和螞蟻金服。

 

ofo 目前在全球投放的單車數量超過1000萬輛,摩拜單車為700萬輛左右。 ofo 表示,未來三個月計畫在全球投放數量可望增加至2000萬輛。

 

ofo 的亞太地區業務負責人曹梟稱,這些投資「顯示出投資人對全球共享單車行業的信心」。

 

(湯森路透)

 

台灣計畫2020年自行車比率提高至12%

 

臺灣也支援共享單車專案,計畫至2020年自行車在通勤交通工具中的占比從目前約5%提升至12%。

 

臺北市政府正在推廣「微笑單車」公共自行車專案,目標是2018年每人步行10分鐘以內就能找到一個租賃站。

 

新加坡的 Obike 和美國的 VBikes 也在臺灣提供無樁共享單車服務。

 

劉顧問稱:「一旦共享單車發展到極限,發展到人們對移動性看法的地步,那將具有顛覆性,」稱。

 

中國共享單車新創企業「摩拜」。(湯森路透)

 

中國乘用車銷量增速未來五年降到2.5%

 

對中國36個城市10萬個摩拜使用者進行的調查顯示,自該服務起始以來,受訪者開車外出的情況已經減少逾半。

 

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的一項報告顯示,該市的共享單車已超過50萬輛,取代了近10%的私人車輛或13%的汽油消耗。

 

BMI research 油氣分析師 Peter Lee 稱,如果政府加大推動降低碳排放和改善空氣品質的努力,進展成更多車主短程以騎車取代駕車活動,那麼共享單車可能會對汽油消費構成威脅。

 

汽車效能的提升和電動汽車的使用成長意味著汽油需求大幅增長的時代結束了。(湯森路透)

 

該分析師還稱,中國乘用車銷量增速在未來五年估計將變緩至2.5%。2011至2016年期間,中國乘用車年銷量平均增幅為10.1%。

 

不過,單車數量的管理不善,以及部分單車的不當使用,可能會引起立法方面的注意,這會限制單車的使用。由於公共區域停放混亂的問題,武漢、上海、廣州等一些中國城市已禁止放置新的共享單車。

 

(編譯 徐文焰/李爽/王興亞/侯雪萍;審校 李婷儀/张若琪)

 

關鍵字: 單車 油價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