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50億AI計畫學者少有AI背景 楊泮池3親信淪「人頭帳戶」

林惟崧 2017年09月30日 16:39:00

科技部祭出「5年50億」推動AI科技發展,但計畫通過初步審核的名單裡少有AI背景人才,而台大前校長楊泮池3名親信也在名單內,不少學者質疑,3人是否淪為楊泮池框取研究經費的「人頭帳戶」。(攝影:葉信菉)

為推動AI科研發展,科技部祭出「5年50億」金援作戰,並推出「AI 創新研究中心專案計畫」徵才。但該計畫通過初步審核的名單中,不乏台大前校長楊泮池的親近人馬,且遭學界質疑,名單中學者少有AI背景的專業人才,計畫空洞、缺乏創新,淪為政府撒大錢的學術綁樁。

 

根據《上報》掌握的計畫名單,包括台大醫院內科教授吳明賢廖偉智以及台大醫院資訊室的醫務祕書賴飛羆三人皆是楊泮池親信。據了解,吳明賢本身專長為腸胃內科,但卻投書申請AI計畫經費,9月中旬的台大醫院內部會議中,部分教授好奇詢問,吳卻直言「我也不想寫,是楊泮池指派我做的。」

 

科技部「AI創新研究中心專案計畫」構想書通過名單,楊泮池3親信:台大醫院內科教授吳明賢、廖偉智以及台大醫院資訊室的醫務祕書賴飛羆皆入選。(取自科技部)

 

做電腦系統的、研究胃癌的都來了

 

據指出,吳明賢長年專做胃癌、螺旋桿菌等研究,與其子弟兵廖偉智同屬台大醫院內科醫師,兩人多次合作醫學評鑑與管理跟胃癌相關基礎與臨床研究。不少學者質疑,兩人皆毫無AI背景,亦未從事過任何人工智慧的數據蒐集與報告,是否楊泮池為框取科技部研究經費的「人頭帳戶」

 

有學者指出,吳明賢曾在2016刊登的臨床癌症研究被證實數據造假,其學術信譽與背景無法令人信服。而台大醫院校務祕書賴飛羆,當初透過楊泮池介紹,輾轉進入台大醫院任職,過去所做的計畫多是電腦架構自動化流程及系統建置,與特定AI技術無關,這次申請的計畫「臺大醫神-精準醫療人工智慧輔助決策系統」、吳明賢的 「AI 驅動的全新健康照護系統(總計畫:提升人類健康福祉之AI 創新研究中心)」都遭批看似煞有其事,卻是空洞的包裝。

 

楊泮池人馬吳明賢(圖)長年專做胃癌、螺旋桿菌等研究,皆毫無AI背景卻能通過審核名單,引起外界質疑。(取自北京大學)

 

台大醫院校務祕書賴飛羆是透過楊泮池介紹,輾轉進入台大醫院任職,過去所做的計畫多是電腦架構自動化流程及系統建置,也與特定AI技術無關。(取自YouTube)

 

科技部曾在7月發出「AI創新研究中心專案計畫」徵求公告,該計畫聲稱將打造AI中心、孕育AI公司以及培育領導人才,並撒下5年50億的金援,領域涵蓋工、商、醫、農、教育、科研、文化、公共服務等跨領域的應用。計畫第一階段共計通過 131 件,通過的教授需再第二階段提出詳細的計畫書申請。

 

根據計畫內容,通過審核的計畫主持人,每月能領取6萬元主持費,其研究團隊專任研究員、工程師、專任助理、兼任助理薪資也另外撥補,並有年終獎金以每月薪資1.5倍編列。

 

通過初步審核太容易

 

針對有學者批評,「AI創新研究中心專案計畫」第一階段不用計劃書也不用數據研究,僅由學術界特定人士拋出空泛的概念與理想,等確認承包計畫後,再去找學生或願意合作的人來寫後續的計畫書,科技部表示,初步只是請教授提出構思,第二階段才需要提計劃書,未來3到4個AI中心將篩選10個計畫執行。

 

除了名單背景令人產生疑慮,「AI創新研究中心專案計畫」也曾有AI專才投書卻落空的例子。台大分子生醫影像研究中心主任曾文毅,過去曾想利用AI判讀病人腦部核磁共振攝影,比醫師的眼睛更精準,能在阿茲海默症病人意識到病徵前,就發現問題,有學者替他抱屈,這項具有AI創新研究的新技術,卻未能通過審核,反倒是長年做胃癌、肝膽腸胃,沒有任何AI背景與技術的吳明賢卻輕鬆入選。

 

台大分子生醫影像研究中心主任曾文毅,過去曾想利用AI判讀病人腦部核磁共振攝影,但這項具有AI創新研究的新技術,卻未能通過審核。(湯森路透)

 

吳明賢則反駁,這些都是有心人莫須有的指控,自己從未講過是楊泮池指派的話,猜測可能是有教授計畫未通過才胡思亂想。吳明賢說,自己曾擔任台大健康管理中心的主任,擁有相關的數據資料庫,未來會找台灣大學的教授來合作,絕非是空穴來風,尤其這是國家重大的科研計畫,希望不要變成學術鬥爭。

 

國民黨立委許毓仁表示,自己近期也積極推動AI人工智慧與無人車發展,但看這份名單中計畫內容「創新」的成分略少,「雷同」的感覺居多,望過去有超過四成都是AI與長照的應用,但實際的計畫內容因為都不公開,也無法推估其發展效益與應用。

 

許毓仁說,自己並不反對科技部針對AI而喊出5年50億的計畫,但相較於美國一年拋出1億美金、中國隨便就是千萬美金的計畫,台灣應該思考如何用更開放的態度,吸引海內外的人才來研發,而不是持續沉淪在高層、部長好朋友們的小圈圈內。

 

針對尖端的科研計畫,許毓仁說,政府應該想辦法吸引海外人才進來,例如在史丹佛的台灣科研人才是否知道這項「AI創新研究中心專案計畫」,相關領域的學界、業界人士都能來參與,畢竟,美國要上太空也不可能只依賴本土的專家。

 

【延伸閱讀】
●【獨家】台大核准租借田徑場公文曝光 打臉校方
●【內幕】中國新歌聲一張公文 扯出台大校長遴選角力陰謀

●【直播】台大濺血事件 讓3學生代表參與內部調查會議

●不滿校內田徑場遭中國選秀節目破壞 台大生抗議濺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