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分析美中台情勢時,不應該只遵循美國的看法與思路,也應該仔細分析中國的邏輯與思維,才能比較客觀的看待全局。(湯森路透)
近來因北韓持續不斷進行核武試爆與地對地彈道飛彈試射,讓朝鮮半島的情勢陷入緊張,也連帶使台灣開始憂慮美國會不會為了解決北韓問題,而與中國達成暗盤交易損及台灣的利益。的確,這是個合理的推測,北韓危機可能會對台美關係或台灣的安全造成影響,政府不可不防。不過這樣的憂慮是從「美國會不會出賣台灣」的觀點出發的,而不是從「中國會不會因此受到影響」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但有趣的是,眾所皆知,朝鮮半島上一次所爆發的韓戰,拯救了當時在國共內戰中慘敗並潰逃到台灣,風雨飄搖的國民黨政府。或許我們可以重新檢視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建政以後,面對國內外情勢轉變時,所做的多次戰略轉向,也許能讓我們進一步瞭解中國在不同階段,對外政策的重點與對內建軍的方向,讓台灣在觀察朝鮮半島危機時有更廣闊客觀的視角。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建政後的第一個目標,在於穩定中國的內部情勢與追擊國民黨的殘餘部隊與勢力,戰略重點放在中國西南方山區與東南沿海。因為有一部份的國民黨部隊往西南撤往雲貴地區,甚至進入泰、緬國境之中,而蔣中正則帶著百萬部隊撤往東南沿海的外島,並以台灣為根據地,繼續維持著政府的運作。
在這個階段,共產黨部隊除了向西南追擊國民黨殘部,最重要的軍事目標是渡海攻擊台灣,無奈在1949年,第一階段的收復金門、廈門之役中,於金門的古寧頭大敗,暫時無力再次發動渡海作戰。而很快的,就在隔年1950年時,朝鮮半島的情勢就急轉直下,北韓首先發動攻擊,南韓幾乎無力招架,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進軍朝鮮半島,扭轉戰事,但卻導致蘇聯與中國也相繼加入戰局,中國以志願軍的名義發動「抗美援朝」,出兵朝鮮半島。
韓戰的直接影響是美國為了避免東亞國家相繼被赤化,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協防,穩定了台灣的國民黨政府,而其間接影響是中國的戰略重心被迫轉移到東北、華北地區,專心於朝鮮半島戰事。韓戰持續了三年多,並在雙方簽署停戰協議後,仍然重兵對峙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不止因為第七艦隊協防台灣與專心朝鮮半島戰事等原因,暫時放棄攻打台灣的計畫,更將建軍重點全放在以北京為中心的渤海灣政經中樞,提防一旦韓戰再起,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會越過鴨綠江,危及共產黨政權的穩定。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在韓戰結束前幾個月,蘇聯的領導人史達林就先病逝,換赫魯雪夫上台以後,跟中國在很多方面都有嚴重的歧見,原本並肩作戰的中蘇兩國,關係開始隱現裂痕。一般認為兩國是在1958年時決裂交惡,距離韓戰結束只不過五年光景。
中蘇交惡的結果,就是中國為了防範蘇聯的威脅,戰略重心全面朝向北方,以抵禦蘇聯的重型機械化部隊南下為最主要的戰略規劃,這一次的戰略轉向奠定了中國的建軍方向以地面裝甲部隊為主,並將精銳部隊部署於華北、東北、內蒙古一帶的基本架構。
中蘇關係的惡化,並沒有如當時的國際關係專家所研判,兩國會基於共同的利益而很快握手言和,相反的這樣的情況將持續多年,直到蘇聯解體為止。在這一個階段,中國同時還要面對國內的政治運動與文化大革命,沒有心力顧及東南沿海情勢,海軍的發展也多侷限於近岸防衛。這讓中國與台灣隔著台灣海峽對峙,雖然在政治上針鋒相對,但彼此相安無事,老死不相往來。而這樣的局勢一直要到冷戰的中後期,中蘇關係長期不見好轉,美國開始構思以「聯中制蘇」的新戰略來打破冷戰僵局為止。
中蘇兩國的緊張關係,在1969年時公開浮上檯面,中國與蘇聯在珍寶島事件中爆發直接武裝衝突,兩國關係完全破裂。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開始向中國示好,除了放寬貿易限制,尼克森總統更在一九七二年訪問北京,為美中兩國建交鋪路。隨著兩國關係正常化,美國決定以技術合作的方式協助中國建軍,這對已失去蘇聯這個技術來源的中國而言,宛如久旱逢甘霖。在這個階段,中國的戰略重心仍然放在北方,防範與中國已完全決裂的蘇聯,但獲得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許多技術協助,開啟了新一波的軍事現代化,也為中國解放軍後來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雖然在「聯中制蘇」的大戰略下,美國於1979年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但當時中國的最大戰略假想敵是蘇聯,而沒有把時間、精力放在台灣問題上,台灣所面臨的壓力仍然還不太大。
而這樣的情勢要到1980年代末期,才出現急遽的變化,東歐共產國家出現的民主化浪潮已經預示了蘇聯解體的命運。1989年的中國天安門事件,剛好讓美國有藉口終止「聯中制蘇」的策略,並中斷各種技術合作計畫,中國的許多建軍規劃被迫取消。但接下來的1991年,蘇聯解體,卻也使中國過去二十幾年來最重要的戰略假想敵消失,中國共產黨政府在思考如何避免走向蘇聯解體的下場時,決定加快推動改革開放的腳步,使得東南沿海城市快速發展起來,並隨著經濟的進步,更依賴能源進口,同時也需要安全的航線,好將中國生產的產品運往世界各主要市場。這讓中國的戰略重心從北方轉移到東南沿海,從陸上作戰走向海權的建立,而這就導致了海上戰略地位重要、扼守中國東南沿海重要出入航線的台灣,成為了中國眼中最大的戰略阻礙。
從蘇聯解體到今天的這二十幾年間,適逢中國改革開放取得重大的成功,經濟實力突然猛進,世界各國覬覦中國開放後的龐大市場,而繼承了蘇聯的俄羅斯則度過了慘淡的二十年,直到近幾年才略有起色。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得以無後顧之憂,全力發展軍備,並將戰略重心從防衛東海沿海的精華區,再試圖擴大到突破第一島鏈,這讓台灣承受到無比巨大的軍事壓力,並使台灣在國際上的處境更加艱難。
但這二十幾年間卻也是台灣民主運動突飛猛進的時期,不止舉行多次總統大選,還平穩地進行了兩次政黨輪替,民主自由變成台灣的核心價值,也是凝聚民心的重要工具,這對一黨獨裁的共產黨政府而言,不啻是芒刺在背。而共產黨化解壓力的方式,是鼓動中國的民族主義,將台灣的民主化與台灣獨立運動醜化並綑綁在一起,並訴諸於國家統一大義以為反制。
重新來看中國歷次的戰略重心轉移,我們可以發現一件事,並不是因為台灣問題必需解決,中國才將戰略重心放在東南沿海,而是這二十幾年來,中國國內外情勢的改變,讓中國自然而然地將戰略重心放在東南沿海。台灣對中國而言會如此重要,在於中國這樣的戰略發展方向,勢必會朝海洋發展,在擴張海權與保護航線的目標下,台灣的位置剛好成為中國的最大阻礙,再加上台灣民主化以後的民主威脅與獨立浪潮,才使中國開始積極面對台灣問題。
不然在此之前,兩岸雖然彼此叫囂,中共不放棄武力犯台,國民黨政府也揚言反攻大陸,但其實兩邊相安無事,誰都不願意自找麻煩。而這樣的情勢有沒有可能會結束,隨著國際情勢的改變,中國的戰略重心會不會再次轉移,這會讓台灣的處境更加艱難或是可以暫時鬆一口氣,就很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與思考了。
中國在南海動作頻頻與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就目前看來是持續著它擴張海權並保護航路的大戰略,但其中隱現的危機是一帶一路除了海上絲綢之路外,還有陸路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條經濟帶穿越中亞、中東,直達歐洲。中國的目標是以開拓此條橫貫歐亞的陸上經濟帶,來帶動目前發展相對落後的中國西部地區,也能藉由這條經濟帶來取得中國迫切需要的能源。但問題是中亞諸國一向是俄羅斯的後院,就像拉丁美洲之於美國一樣,對俄羅斯有重要的戰略價值,中國以絲綢之路經濟帶拉攏這些曾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中亞國家,是否有可能造成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緊張?畢竟俄羅斯從一片破敗中再次站了起來,近幾年來不止侵吞了克里米亞半島、甚至還出兵敘利亞,頗有恢復昔日蘇聯榮光的企圖心,而這很有可能會是中俄兩國未來再次交惡的導火線。
至於朝鮮半島的危機,雖然目前沒有人知道最後的結果會是如何,但如果美國最後出兵推翻金正恩政權,則美國勢力將推進到與中國只有一江之隔,對中國而言將是沉重的威脅,而假如美國最後默許北韓擁有核武與洲際彈道飛彈,則日本與南韓將很可能為了應付未來的威脅,而更快速的武裝起來。雖然不太可能如南韓媒體所報導的,美國會放手讓日本與南韓發展核子武器,但加強軍備或由美軍部署戰術性核武以為反制,就變的非常有可能,甚至已經開始進行討論。
未來有很大的可能性,北韓將很難再成為中國的戰略緩衝區,這個已經延續近七十年的架構將被打破,導致中國必需將戰略重心再度拉回華北與東北地區,進一步鞏固渤海灣以確保北京政經中樞的安全,以應對朝鮮半島的新局勢,而這很可能導致中國無力它顧,對台灣而言,或許能暫時緩解越來越沉重的壓力。
這個世界沒有永遠不會改變的情勢,也不存在永遠穩定的架構。美國在韓戰爆發以後協防台灣,也在「聯中制蘇」的戰略下與台灣斷交;中國與蘇聯曾經交惡到兵戎相見,但過去二十幾年來,俄羅斯卻是中國最重要的武器來源與軍武技術供應國;日本與美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死敵,現在反而是美國在西太平洋最重要的盟邦。
國際大格局的轉變,無法操之在己,但仔細觀察情勢,靈活的調整自己的策略,卻是小國賴以生存的重要法則。台灣在分析美中台情勢時,不應該只遵循美國的看法與思路,也應該仔細分析中國的邏輯與思維,才能比較客觀的看待全局。從冷戰結束後維持到今日的東亞格局,似乎很可能會因為朝鮮半島的危機而產生重大的變動,台灣雖然不是如日本、南韓一樣,是首當其衝受到戰爭威脅的當事國,但也很難置身事外,需要台灣緊密關注。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