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左)與行政院長賴清德(右),在祭孔大典上,都曾穿過「藍袍黑掛」擔任「正獻官」,就是類似民初《服制條例》所規定的男子禮服型式。(合成畫面/台北市政府提供、取自台南市政府官網)
國慶外交酒會在邀請函上要求女賓穿著「國服或洋裝」引發質疑,除「洋裝」的規定遭批過時、欠缺性別意識,「國服」也引發關注。台灣到底有沒有「國服」?一名外交人員私下透露,「我太太昨天看到邀請函也問我,我們的國服是什麼?」有立委說,「乾脆請外交部長親自示範一下國服的穿法吧!」
事實上,我國曾在民國18年4月16日制定《服制條例》,當時針對男生、女生的禮服,甚至是男、女公務員的服裝都有明確規定。
不過,此條例因「不合時宜」,陳水扁總統上台後,在民國92年5月27日遭立法院廢止。
當時廢止的理由是,因時空環境變遷,已不合時宜,且「基於服飾文化宜由生活禮儀及美學為教育及推廣,毋須以法律規範」。
根據過去規定,男子的禮服是藍袍配黑褂,再配上皮鞋和西式帽子。至於女子禮服則有兩款,一種是藍色的旗袍配皮鞋,另一種則是襖裙配皮鞋。
目前在全台各縣市的祭孔大典上,首長、民代所穿的「藍袍黑掛」造型,就是類似當年《服制條例》所規定的男子禮服型式。包括台北市長柯文哲,或是行政院長賴清德在擔任台南市長期間,都曾穿過類似服裝擔任祭孔「正獻官」。
儘管台灣沒有法定的「國服」,但有關國服的討論,過去一直沒有停過。在《服制條例》廢止前夕,內政部與「台灣新衫穿著禮儀交流協會」,2002年起,曾在各地推動設計「台灣新衫」的交流活動。
2005年6月,謝長廷擔任扁政府閣揆時,為了倡導民眾節約能源,他當時就鼓吹公務員脫掉西裝、領帶,一起穿上鐵灰色的短袖「高屏衫」。
「高屏衫」源自於當年高高屏三縣市的首長會議,當時因南部天氣炎熱,有人建議設計專屬服飾,後來由高雄市政府委由樹德科技大學、實踐大學設計後,命名為「高屏衫」,並在2002年提供給高高屏會議的與會官員穿著。
2005年7月,時任副總統的呂秀蓮更帶頭推動「台灣衫」,白色棉質上衣上,有三顆盤扣,領口、袖口更有象徵海洋的圖案,希望能成為新的台灣國服。
儘管政治人物各自帶頭推廣,不過,至今都沒有官方或法律認證的台灣「國服」出爐。
相較之下,許多國家都有專屬於自己的國服,這在每年的APEC會議上更可一窺究竟。
2015年APEC在菲律賓舉辦時,因菲律賓的國服是鳳梨纖維製成的「巴龍衫」(Barong Tagalog),當時菲律賓政府還特別請設計師替各國領導人重新打造專屬的服裝,在鳳梨纖維材質國服上,根據各國的特色再刺上繡花,例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身穿有櫻花刺繡的「巴龍衫」。
【延伸閱讀】
●【獨家】要女賓穿「洋裝」 國慶酒會挨批複製性別刻版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