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自己打破枷鎖 第6屆「國際女孩日」勇敢要自由

傅莞淇 2017年10月11日 20:00:00
10月11日為聯合國設立的國際女孩日。(取自YouTube)

10月11日為聯合國設立的國際女孩日。(取自YouTube)

聯合國(UN)2011年設立的國際女孩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Girl Child)10月11日迎來第6屆。為強化女孩賦權設立的國際女孩日今年選中碧昂絲(Beyoncé)的抗議名曲〈Freedom〉為短片主題曲,導演表示,人們習慣看見小女孩們甜美、愛笑,而非影片中憤怒的模樣,「但這不代表她們不應該獲得要求平等的權利。」

 

 

執導去年與今年主題影片的英國導演德蘭妮(MJ Delaney)將今年短片與2016年以辣妹合唱團(Spice Girls)名曲〈Wannabe〉作為主題的作品相較,表示後者是在英國脫歐、川普(Donald Trump)當選之前的作品,當時歡慶女性情誼的氛圍與當前的觀眾情緒不符。

 

「現在每個人都很憤怒。」德蘭妮表示,「與去年嬉鬧的情緒相較,女孩們正讓這股怒氣更加具有目的性,要求著改變。」

 

自認樂觀主義者的德蘭妮表示,自己的信念在過去1年間也受到考驗,「但我提醒自己,有(前英國獨立黨(UKIP)黨魁)法拉吉(Nigel Farage)的地方,也有一個馬拉拉(Malala Yousefzai)...她上個月以一個問題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如果一名受過教育的女孩可以改變這個世界,1.3億名女孩能作出什麼?』」

 

 

聯合國於2015年提出17個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包括平等教育與性別平權。目標在2030年時為所有孩童提供免費的小學與中學教育,終結所有女性受到的歧視行為,包括童婚與割禮。

 

童婚、受教權不平等依然是主要威脅

 

提倡人權的國際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11日聲明指出,童婚與缺乏平等受教權,依然是當前損害女孩權利的主要障礙。

 

 

人權觀察表示,全球有數百萬女孩已結婚或有成婚的風險,每4個女孩就有1人在18歲前成婚。而童婚情況尤其傷害了女性受教的權利。她們時常因為社會壓力、家務、懷孕或撫養子女的責任而提早離開學校。有些學校更會強迫懷孕的女學生退學,人權觀察在坦尚尼亞便發現這樣的情形。

 

南亞的童婚氾濫情況最為嚴重,每2名女性就有1人在18歲前結婚。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國家中,也有40%女性在18歲前結婚。但在高平均收入的美國、英國等國,童婚情形也並非不存在。

 

全球大約有3200萬名小學學齡、2900萬名初中學齡女孩失學,而全球近2/3文盲為女性。這些失學的女孩更有童婚的風險,缺乏教育是童婚的原因也是後果之一。

 

 

人權觀察女權部主任甘索茲(Liesl Gerntholtz)表示,童婚侵掠了數百萬名女孩的生命與受教權,「除非政府能夠果斷地行動,未成年結婚的女性數目只會上升,讓這些女性及其祖國無法發揮完整的潛力。」

 

從賦權女孩開始消弭性別不平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總幹事博科娃(Irina Bokova)11日聲明表示,女性在這充斥流亡、氣候變遷與暴力極端主義的時節中,是最受衝擊的一群。在因戰爭、饑荒、人為與自然災害流離失所的社群中,超過75%為女性。同時,她們還在難民營受到性侵與性剝削的威脅。

 

博科娃表示,要達成聯合國的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賦權女孩與女性是必要的一環,且必須從最需要獲得賦權的女孩們開始。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