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報告揭露中國國際援助金流。(湯森路透)
美國維州威廉與瑪麗學院(College of William & Mary)研究室「AidData」11日提出至今對中國15年間援助金流最詳盡的報告。資料顯示,作為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的借貸國,中國供應的金額已相當接近美國,但更加注重本國經濟獲益,勝過獲資助國的經濟發展。
中國對本國國際金援行動釋出的資訊甚少,並不參與跨國機構量測。其保密程度引發外界質疑,中國可能向貪腐政權提供金援,或是支持一些不符西方環保與人權標準的事務。自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的跨國發展計畫後,中國對外金援情況吸引更高關注。
這項已進行5年、近100名研究人員合作的計畫,分析了新聞報導、中國與其他國家官方資料、學術報告等超過1萬5000個來源,範圍涵蓋138個國家與地區的4304個計畫。
AidData releases first-ever global dataset and new report on #China's #development spending spree: https://t.co/NSLLajYhaj #ChinaGlobal pic.twitter.com/J5nQ4ICXy5
— AidData (@AidData) 11 October 2017
報告顯示,中國在2000-2014年之間在非洲、亞洲等地共餽贈或借出了3544億美元(約新台幣10兆7762億元)。相較下,美國的金額是3946億美元(約新台幣11兆9986億元)。「AidData」執行主任帕克斯(Bradley C. Parks)表示,在對外金援層面上,可以說中國與美國是在最高層級的競爭者。
帕克斯也指出,看起來中國對聯合國中站在同一陣線的國家金援較多。但在美國等其他西方國家也可看見類似的模式。
A report suggests China is poised to replace the US as primary donor of foreign aid for much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https://t.co/2uqblge8O9 pic.twitter.com/m8Wu9zvtiR
— CNN International (@cnni) 11 October 2017
但除了政治考量,中國也很重視經濟層面的考量。中國只有不到23%開支符合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對援助的定義,也就是主要目的為協助獲款國家的經濟發展,至少25%必須為贈與;其他都是必須加上利息償還的借貸。美國則有93%符合。
帕克斯指出,中國有大量金援看起來是出口信貸等提振中國出口的開支,對於獲款國家的經濟沒有帶來多少可計量的成長。
資料顯示,中國提供援助的兩大因子分別為獲款國的需求程度,與中國的外交政策目標。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經濟學家道勒(David Dollar)表示,這些資料顯示,中國就借貸處理層面來說是沒有差別待遇的。有些獲得大筆借款的國家法制不佳,像是委內瑞拉、安哥拉與巴基斯坦。但也有許多相對管理較佳的國家獲得援助,如巴西、印度、印尼等。道勒表示,「整體借貸模式顯示,借貸是基於借方國的需求,而非中國的總體計劃分配。」
在外界關注的北韓援助方面,這個計畫只追蹤到17筆中國對北韓的援助,共計2.1億美元(約新台幣63.8億元)。帕克斯描述北韓是一個「資訊的黑洞」,並承認她是唯一逃過研究範圍的國家。許多據信中國提供給北韓的援助,並不在全球金融體制中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