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的庫爾茨當選奧地利總理,未來形成的右派聯合政府,將會是極右勢力的領頭羊。(湯森路透)
中歐的奧地利上個周末舉行國會大選,中間偏右的「人民黨」獲勝,外界關注焦點多在即將出任總理的該黨黨魁庫爾茲成為全歐洲最年輕的國家領導人,風頭甚至壓過幾個月前才以39歲年齡當選法國總統的馬克宏。
但其實「庫爾茲現象」背後具有更深層的政治意涵,亦即為高舉「反難民」、反歐盟、乃至反自由貿易的歐洲極右派陣營注入一股強心針。歐洲在歷經去年英國「脫歐」以及同樣對移民採取嚴格排斥態度的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等風潮之後,極右派勢力士氣大振,紛紛拉幫結派在各自國家參與選舉,試圖擴大政治版圖。
今年1月20日川普就職後隔一天,歐洲幾個極右派政黨就選在德國進行大會師,歡慶川普的勝利,同時進行國際串連以壯聲勢。其中包括荷蘭的自由黨、法國的「民族陣線」、義大利「北方聯盟」、奧地利的自由黨等。而極右派的奧地利自由黨正是年僅31歲的庫爾茲選後尋求結盟共組聯合政府的對象。
事實上庫爾茲的快速竄起,除了個人形象和魅力,正和他接收許多自由黨的極端政策有關。庫爾茨以較溫和不激進的言論強調民族認同與反移民,並訴諸人身安全,吸引許多立場趨向自由派的選民支持,成功區隔與自由黨的形象。
庫爾茲出任奧地利總理,讓極右派陣營重新點燃戰力,因為自今年年初開始,這股歐洲極右派政黨參與選舉的聲勢有些開高走低。先是年初時的荷蘭國會選舉,選前民調看好由懷爾德斯領導的自由黨很有可能勝出,但結果卻未能如願擊敗由現任總理魯特執政的保守派自民黨。右派陣營的氣勢受到打擊,但荷蘭右派的自由黨穩居第二大黨的事實仍不容小覷。
緊接著法國兩輪的總統大選上場,極右派的「民族陣線」參選人勒朋成功打進第二回合,傳統兩大政黨的共和黨與社會黨都在第一輪選舉就遭到滑鐵盧。若不是親歐盟的馬克宏異軍突起,成功在第二輪擊敗勒朋,法國政局可能翻盤,歐洲秩序也將受到衝擊。儘管如此,勒朋領導的民粹極右派勢力也攻城掠地,成功建立政治灘頭堡。
再來就是上個月舉行的德國國會選舉。梅克爾雖然成功四連莊,再次鞏固其領導威望,但是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首次進軍聯邦國會,拿下13%選票和90多席,躍升第三大黨,也是半個世紀來首次有極右派政黨進入德國國會。德國與奧地利這次選舉的大環境很類似,就是經濟情況不算太差,但選戰關鍵議題都被「反移民」牽著走。
「另類選擇黨」雖然只是初試啼聲,但早在去年德國地方選舉就讓梅克爾顏面盡失,拿下不少地方議會席次。這次成功入主聯邦議會,肯定是對梅克爾3年前宣示要接收百萬中東難民政策的一大挑戰。
而奧地利原本中間偏左執政黨「社會民主黨」總理柯恩執政6年來,失業率下降、經濟也有所成長,卻仍不敵庫爾茨與自由黨主打「反移民」這張神主牌。
庫爾茨競選期間已經宣示,他將關閉由地中海經巴爾幹半島進入歐洲的主要移民通道,並將難民的救濟金降至一般水準之下,同時禁止居住不滿5年的其他外籍人士領取相關津貼。
庫爾茲擔任外長時已拒絕法國提出的歐盟改革計畫,並推展阻止移民湧入歐洲的政策,可以想像未來他可能被歐洲極右派視為代表性人物,肯定讓以德、法為首的歐盟主流派頭疼。
這股歐洲極右派勢力的反撲,在今年以來幾個國家的選舉各自創造不同的政治版圖。有的或許未能拿下執政權,但仍逐步擴張領土和勢力範圍,凝聚死忠支持者。有的作法與宣傳過於激進,被保守陣營用來進行反宣傳,但即使在選戰最後未能成功達陣,也營造氣勢。尤有甚者,這股勢力的死纏爛打也刺激歐洲其他保守派政黨採納它們的部份主張。
例如梅克爾為了確保政權延續,淡化移民政策的反彈效應,過去一年來也技巧性地調整接納難民的數量和速度。去年的英國「脫歐」公投也帶有這類民粹的因子。
總之,就算這些極端右派的政黨一時之間無法在荷蘭、法國或德國獲得執政機會,這股民粹思維已經影響許多中間、甚或保守政黨的相關政策主張或候選人的言行。有些選舉結果縱然是極右派的失敗,對主流派有所鼓舞,但絕不代表極右派力量的終結。更遑論在奧地利這次的選舉,以及未來形成的右派聯合政府將會是這股勢力的領頭羊,有關難民議題的角力也將註定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