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向台灣釋放了善意,但這不意味著台灣人可以「悠哉遊哉又5年」,實際習近平上只是把解決台灣問題放在再下一個5年。(湯森路透)
中共十九大報告是習近平登上權力巔峰的宣言。報告36次使用了「新時代」這個名詞,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又重新定義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習近平要把自己打造為「新時代創建者」之意躍然紙上。十九大報告最重要的部分是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等問題,但在有關少數民族、港澳、與台灣的問題,也有值得注意的動向。
對比十九大報告與5年前的十八大報告,中國在少數民族問題上有重大轉向。當然,這種轉向在過去5年一直在做,只是這次報告進一步明確了。
中國的少數民族政策從建制後經歷了多次變遷。應該承認,在建制初期,中共比國民黨政府更加關心少數民族的文化與權利。蔣介石不承認中國存在少數民族,認爲「五族共和」的其他四族都是「宗族」而非「民族」。中共則按照蘇聯的理論,承認少數民族的「自決權」。
當然,中共的「自決權」大部分停留在字面,但亦不可否認,上世紀50年代的民族識別工程(確立50多個少數民族),幫助一些少數民族建立自己的文字,成立民族自治區(雖然還是受中共控制的),在經濟、文化、教育與社會地位上扶助少數民族,都是有強烈進步意義的舉措。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萬馬齊喑,少數民族的文化與漢族文化一樣也大規模被破壞。文革後,中共重新扶持少數民族的宗教文化傳統,很大程度上實現「撥亂反正」。
這種對少數民族整體寬容的政策在進入21世紀後開始被大幅扭轉。一些學者首先推出「第二代少數民族政策」,力主「淡化」少數民族的族群意識,強化「中華民族」一體化與國家認同,其最終目標就是要消除民族差異,完成「中國民族」的構建。該理論遭到傳統民族理論(即被那些人稱爲「第一代民族理論」)支持者的抵制。
隨著2009年烏魯木齊「七五漢維衝突事件」,及其後在中國內地發生的一系列恐怖主義襲擊,中國政府開始大幅度加強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控制。近年來,隨著國際性的反穆斯林思潮氾濫,中國民間反穆情緒高漲,向來少有反歧視教育的中國人的反穆言論比外國更爲激進。
十九大報告中,中共的「去少數民族化」越加明顯。從詞頻看,與十八大報告相比,十九大報告中最惹人矚目的是「中華民族」這個詞出現的次數大幅增加(43次比19次),「少數民族」一詞則大幅減少(1次比3次)。從具體表述看,在中共的歷次大會的報告中,少數民族事務向來被歸在「愛國統一戰線」的章節之下。十八大報告有關內容是這樣的:
全面正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但在十九大報告中,首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一節只提到一句「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在「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一節則表述為:
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這樣十八大報告中「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等關鍵字句完全消失,反而轉向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區別極爲明顯。
結合過去5年中國「去民族差異」的措施,可以預料,在未來5年這種政策只會越來越嚴格。不排除中國會適時全面推出「第二代少數民族」政策,雖然未必用這種名稱。
過去5年,香港經歷巨大的政治震蕩,普選被否決,占中徹底改變香港政治生態,港獨思潮氾濫。
中國在《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中規定,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在過渡期與回歸初期,中國多次承諾保障「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河水不犯井水」。但隨著中國與香港環境的轉變,中央已少有提及「河水不犯井水」了,轉而強調「嚴格按照憲法與基本法依法辦事」,中央對香港有「全面管治權」。
對比十八大與十九大工作報告,十八大報告中有關香港事務的成就是「香港、澳門保持繁榮穩定,同內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準。」在第十節「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和推進祖國統一」中表述為:
中央政府對香港、澳門實行的各項方針政策,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後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
十九大報告中,工作成就形容為:
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牢牢掌握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中央對香港、澳門全面管治權,深化內地和港澳地區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門繁榮穩定。」強調了十八大報告中沒有表述的「全面管治權」。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一節,再次強調:「全面管治權」與「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
在十九大報告「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一節中,重復『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等後,刪除了十八大表述中「尊重兩制差異」,「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等表述。另在十八大報告表述中,「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與「維護中央權力」相結合,十九大版本中,相結合的變爲「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哪個更嚴格一望可知。
另外,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把港澳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些都是在十八大報告中沒有的。
十八大報告中,「相信香港同胞…能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共用做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是香港人主動。十九大報告中變成「增強香港、澳門同胞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讓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用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變成中央主導。
對比兩份報告,中國要把港澳全面與內地整合已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政策,問題是最後會留多少權力給港澳。理論上,留給港澳的權力已經在基本法中被賦予,但隨著中國要在擁有「全面管治權「下「嚴格執行基本法」以及不懼使用「釋法權」,港澳最終能留下多少權力難以預料,恐怕這也與港人與中央的互動直接相關。
與強硬的少數民族政策及港澳政策相比,十九大報告裏面的台灣部分非常溫和。這表現在:
第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與「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仍然是對台政策基石,沒有重要變化。甚至提出:(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須知,蔡英文在就職演説中,打的擦邊球也是「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與之相差不大。
第二,提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兩岸一家親」的提法正是柯文哲近期不斷強調的論述。
第三,提出「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這是十八大報告中沒有明確寫出來的。
第四,沒提出統一的時間表,只是重申不允許台灣分裂出去。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初步的路綫圖(「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十九大報告中沒有提。
第五,強調「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意思是雖然中台在官方層面繼續停擺,但中國還會向台灣人「讓利」。
可以說,十九大報告向台灣釋放了善意。原先說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就會「地動山搖」的景象並沒有出現,還預示著在未來5年,中國對台不會有激進的手段。除非台灣「分裂出去」,否則不會有武力攻台的舉動。這當然有多個客觀原因,這裡不展開分析。
但這不意味著台灣人可以「悠哉遊哉又5年」。由於習近平要追求帶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定位」,如果台灣問題不解決,就無法完成這種歷史定位。報告中就提及「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由於從種種跡象看,習很可能在5年後連任,十九大報告中對台的溫和,實際上只是把解決台灣問題放在再下一個5年(或10年,視乎習近平的任期)。這裡說的「解決」可能是完全解決,也可能是兩岸確定帶有時間表的路線圖。
基本可以確定,除非極爲必要,武力攻台一定是靠後的選項。但統戰與「脅迫」(包括武力、經濟、政治、外交等層面)這兩種方式是少不了的。實際上,給予台灣人與大陸人同等待遇這一條,既可以視爲統戰(讓利),也是一種「脅迫」(單方面「被大陸人」)。未來5年,這兩種手段會層出不窮地交錯使用,為下一個5年解決台灣問題做准備。
※作者為國際關係評論人
【延伸閱讀】
●中共十九大政治報告:各位要入局還是自己單幹
●社評:中國作為一個脆弱的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