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減稅計畫啟動在即,對中國製造業與資金流向將有很大影響。(湯森路透)
美國參議院上週通過2018年度預算案,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減稅計畫清除路障,距離成為正式法案已經進入倒數時刻,面對美國將透過減稅搶走更多企業、人才、資金的疑慮漸起,中國財政部部長肖捷表明沒在怕的態度。
肖捷在第19次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中共十九大)閉幕前夕,23日在香港《南華早報》發表聲明,他估計,2013年開始執行新企業加值稅制度後,2017年8月底目前最少幫中國企業削減1.6兆人民幣的繳稅成本。
肖捷是十九大代表,也是中國新財經領導班子中重要的成員。肖捷在2007~2013年間是中國國家稅務總局黨組書記、局長,2016年10月開始擔任中國財政部長。
肖捷指出,企業減稅是中國供給側改革的政策的一部份,主要是為了幫企業降低成本,近幾年已經有明顯的成果。除減稅外,中國政府針對部分企業已經免除社會福利費用。
他預估,2017年度中國財政赤字將降到2.38兆人民幣,受惠於中國整體經濟動能,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將低於3%。
肖捷另指出,中國財政部正努力為各地方政府設下債務上限,藉此管理債務風險。他表示,未來中國將推出一項新的稅務,「地產稅」,相關立法作業已經準備中,地產稅牽涉的層面從每個家庭到每個繳稅者,這需要非常充分研究與分析前置作業。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最新的減稅計畫讓企業稅率自36%降到20%,對於想要爭取海外市場的中國製造業者確實存在吸引力。
中國財政收入多數來自稅收,2017年第1季年增9.7%達到13.4兆人民幣,成長速度遠高於該季經濟成長率6.9%。
而中國有高達9成稅收來自於企業。中國企業稅率最高達25%、加值稅率17%,但是還需要繳納13%的都市建設、教育與防洪稅。另外,中國企業還必須以員工4成的基本月薪的社會福利如退休金、醫療費用。
相較之下,美國僅繳納企業稅,佔美國政府稅收比重僅11%。
天津大學金融與經濟系教授李偉光(Li Weiguang)接受香港《南華早報》專訪時表示,「中國政府會把企業課稅課到死。」
十九大代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接受香港《南華早報》專訪時說:「一點都不用擔心川普的減稅計畫將影響中國,中國製造業僅會有小部分轉移到美國,即使如此,對中國影響甚小。中國仍具有其優勢吸引外資投資,其他國家也如此。」
隆國強指出,中國具有廣大市場的特殊優勢,這個市場不僅大,還成長快速、不斷升級。他強調:「中國不怕對外資失去吸引力。」
中國、美國的減稅大戰爭論,在2016年由中國玻璃大王、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點燃戰火,他指出,美國設廠的成本遠低於中國。曹德旺砸10億美元在美國俄亥俄州蓋新廠,隨後傳出美國工會發起的激烈抗議活動。
曹德旺9月接受新浪財經新聞網專訪時指出,福耀玻璃要國際化就得在海外設廠,美國製造業土地成本、能源成本與物流成本都低於中國,因此在美國生產汽車用玻璃的確比中國更有獲利空間。
相對於福耀玻璃的知名度,中國最新吸引到的外資似乎更有看頭。
根據《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與上海市政府已經達成建廠協議,據了解新廠將建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而且是特斯拉獨資,這創下外國車廠在中國設廠首例。
香港《明報》分析報導指出,特斯拉選擇上海自由貿易區設廠,可享降低生產成本,但仍需繳付25%的進口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