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6日上午於「缺地」記者會上表示,針對民間閒置土地輔導釋出,會以先輔導、罰款、再拍賣的方式進行,強調「拚經濟一定要大家一起來,避免有些人在拚經濟、有些人在囤地牟利」。(攝影:張文玠)
行政院6日上午舉行「排除企業投資障礙五缺之缺地」記者會,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針對民間閒置土地輔導釋出,會以先輔導、罰款、再拍賣的方式進行,賴清德強調,「拚經濟一定要大家一起來,避免有些人在拚經濟、有些人在囤地牟利」
賴清德指出,目前的缺地問題的解決方案,主要以公有土地優惠釋出、民間閒置土地輔導釋出,以及產業用地開發與更新等三大面向。
以公有土地優惠釋出方面而言,總計可強化土地使用約806公頃。
實際作法包括:單一窗口的媒合服務;政府開發園區共371公頃可供立即設廠;運用「前瞻計畫」補助地方政府興闢或改善園區公共設施;以及協商金管會和金融機構提供廠商投資優惠金融貸款條件。
而在民間閒置土地輔導釋出這個部分,在輔導期限內估計可改善589公頃土地。賴清德表示,這要感謝立法院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才使得行政院於土地的問題上得以更有強制力、解決方法也能夠更加有彈性。他也強調「拚經濟一定要大家一起來,避免有些人在拚經濟、有些人在屯地牟利。」
民間閒置土地輔導釋出主要有五大作法,包括:產創修法增訂「罰款、拍賣」的機制;提供專業仲介服務、協助依合理市價協商土地價格;辦理土地清查、加强以實價媒合、避免土地炒作;新設園區用地租(售)時已明訂回收機制, 以避免閒置;以及建廠金融優惠、閒置金融控管。
最後則是產業用地開發與更新,估計可提供新園區土地面積約519公頃、新增樓地板面積約45萬坪。
此策略的三大作法涵蓋:立即運用前瞻計畫補助地方政府設置在地型園區,提供合理價格之設廠用地;輔導地方政府及民間依實際產業需求,開發新產業園區;以及研擬都市型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
賴清德表示,依據產業發展趨勢預估,至2022年仍有1,266公頃之新增產業用地需求,經由上述的三大策略、十二項具體作法之務實推動,預估提供產業用地約1,442公頃,可滿足廠商設廠投資之產業用地需求。
而針對媒體提問,在這次的報告中可看出賴清德對於使用強制手段解決屯地問題非常重視,但是當土地進入拍賣程序,法院執行拍賣一次不成後,程序會變得十分冗長,是否擔心成效不彰的問題。
對此,賴清德表示,依現行擬定的作法,是針對已閒置三、經兩年輔導期仍然沒有進行投資動作年的土地作為對象。先是進行罰款、罰款不成才會拍賣、並非期限一到便進行拍賣。
而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也特別澄清,並非是民間自己土地會受到罰款及拍賣,而是向政府開發的工業區購買土地,但不做投資使用才會有罰款及拍賣等問題。(洪翌恒/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