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文作文就是假,鼓勵大家當偽君子,尤其是議論文。(資料照片/李智為攝)
有關高中國文課綱的文言文選文,已經告一段落。雖然學生爭議的諫逐客書、師說和勸和論依舊在列,可是趁此機會,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這些文章的時代意義。本文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釐清高中國文作文的特質。
我問過高中生寫作議論文作文的經驗。普遍的印象是要寫很多,篇幅要夠,平均每三、四秒得寫一個字能拿高分。此外,要很敏感知道出題老師喜好,或預設的立場或答案,上下交相賊,不能說自己心裡的話。
譬如說,這屆公費留學考作文:「博學以致用」。考生一定不能寫,專業時代,博學一點屁用也沒有。也不能說,我想學作白日夢,學些無用很廢的東西。李國華考房思琪的第一篇作文,〈論誠實〉。就是要講作人一定要誠實。誠實的社會風氣多好多棒棒。不誠實會衍生很多問題等等。萬萬不能學太宰治說,動物沒秘密,人要不誠實有秘密,才能像耶穌愛人一般行於豺狼遍佈的社會。更不能學哲學家追問、釐清,什麼是誠實?
人為什麼要誠實? 如在賽局理論下,誠實有何限制? 或像《第三種猩猩》所說的,人類社會得以摶成,千萬人群居,實因女性擅於保密,隱藏發情期,已避免過度的性擇競爭。如果寫今年指考題目,〈在人際互動中找到自己〉。那就一定得肯定人際互動,得肯定有一個本質性的自己有待發掘。萬萬不能學佛陀苦行說,人際互動是假象,當隱修苦行,「晝便入林中。夜便露坐……至冢間。取彼死人之衣。而覆形體……日食一麻一米。形體劣弱。骸骨相連。頂上生瘡。皮肉自墮。猶如敗壞瓠盧」。
換言之,高中國文作文就是比誰寫字快,誰能當岳不群,不思不想,講出來的話就四平八穩,情緒正確,政治正確,而且充滿正能量。寫這種作文,大概就像李斯寫諫逐客書一般,關鍵是對秦始皇想什麼非常敏覺,投其所好,作球給掌權者打,將其既定政策粉飾得富麗堂皇。至於文章所說的,是不是出自自己肺腑,是不是真實,禁得起考驗,那就一點也不重要。
台灣國文作文就是假,鼓勵大家當偽君子,尤其是議論文,一如顧炎武所批評的,率人以偽。
問題是除了這種奉李國華為大師,追求贗品中的贗品的作文之外,就沒有其它甄選方式了嗎? 實則不然。如以法國來講,她們沒有國文,也沒有作文。她們用哲學會考,花四小時的時間,好好思考,寫出心中所思所感,探討:少工作是否能活得更好? 知識應該要證明才算知識嗎?哲學會考的題目也不長,然而,我們很難從題目中看出出題者的預設立場。大體而言,就是開放的,沒有定見的,考生向左走,向右走都可以。
台灣人才濟濟,在文學、思想與明事理的教育上,真的無法出那種給學生餘裕,充容的好好想清楚,說明白的測驗形式嗎? 百年來,華人作文典範教材就是桐城古文選或是古文觀止。那些文章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時代,就如顧炎武所批評的,漏洞百出。走到今天,崇尚超越,重新估定一切價值的時代,更是顯得不合時宜。
如我們國文課提倡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那種老師說了算,以老師為中心的教材教法;那我們到底要不要提倡教育改革呢? 作為政府官員,面對族群分化與鬥爭,還要像鄭用錫那樣,苦口婆心,唇焦舌弊,勸大家以和為貴? 還是要重新審視既有的基礎架構、法律體制、市場機制和風俗習慣是否能賦權給人民,促進和平呢? 像台灣清領時期,屬公部門範疇的水利設施,物權法定,廉能的法律體制都不好好做,卻偏好作文治天下,口號治國,那真是我們該學習的嗎?
台灣從草民科舉社會走向公民社會,我們真的還要口頌心維李斯、韓非們的文章嗎? 培養青年學子揣摩、服膺掌權者所欲所向(李斯),伏首聽命有錢大爺的號令嗎?(韓愈所留下的文章,往往都是收豐厚潤筆的祭文,或如師說這篇,聽從有錢大爺的指示的。)
台灣轉變中,我們真還要這種熟讀古文觀止就可拿高分的作文教育嗎?
※作者為台中一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