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本書,再次印證許多人的感受:當今中國的現實,比小說還要「精彩」。(取自趙思樂臉書)
二十多歲的大陸「90後」女孩趙思樂剛剛在台灣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 -《她們的征途》。這不是一本輕薄短小的書(厚達20萬字),但真的非常非常好看,從翻開書頁開始,就讓人有種幾乎放不下來,想要一口氣讀完的衝動。
《她們的征途》不是小說,而是一部紀實的非虛構作品,敘說發生在中國大陸的真實故事。通過這本書,再次印證許多人的感受:當今中國大陸的現實,比小說還要「精彩」。
書中提到的人物,我個人有幸認識大半;但直到讀了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終於能夠真正走進他/她們的生命當中,感受他/她們的偉大和渺小,看到他/她們的堅強和脆弱。
五位大陸女性的生命故事構成了這本書的敘事主線:異議知識份子艾曉明教授、下崗女工寇延丁、公職退休大媽王荔蕻、性工作者葉海燕,以及受迫害維權律師妻子王峭嶺等人。或自發,或被迫,她們在生命的不同階段,紛紛走上了與龐大黨國權力機器抗爭的道路。
趙思樂自己身兼抗爭行動者和寫作者的雙重身份。她曾經是非政府組織「女權之聲」的全職社運工作者,為了呼籲廢除侵害人權的「收容教育制度」,她曾經以個人名義具狀控告廣東省公安廳,引起部分大陸主流媒體關注。對於思樂這一代的大陸女權運動者,以「非虛構寫作」馳名的大陸記者袁凌曾經這麼形容:「女權新生代 : 持劍的美人魚」。(右圖為趙思樂/取自趙思樂臉書)
她也是抗爭書寫者:她曾在賈葭和張潔平等人的提攜下,先後擔任香港《陽光時務》的全職記者和《端傳媒》的自由撰稿人。到目前為止,她的新聞報導作品已五度獲得新聞獎項,包括(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主辦的)人權新聞獎和(亞洲出版協會SOPA主辦的)卓越新聞獎。
趙思樂本名陳思樂,因母親姓趙,另以趙思樂作為筆名。初識思樂,是在2011年,當時的她還是南京大學金融工程系學生。留給我最深的印象是當時的她已顯露有志於成為一名新聞記者的旺盛企圖心,利用課餘參與並報導「南京梧桐樹事件」,以及利用暑假針對廣州大學生參選基層人大代表所做的調查報導。她當時陸續在自己的微博上發佈這些報導作品,而她當時的微博暱稱也已表明初心:「@陳思樂做個好記者」。
2011年9月開始,思樂在台灣交換學習半年。在這段時間裡,對台灣選舉和公民社會的方方面面,她也有過深入的考察,也和台灣的青年學運世代有著相惜相知的交流。
這本書一開頭就從艾曉明教授的故事展開,最後也以她的故事收尾。作為文革後中國大陸首位女博士,從小是個「黑五類」的她,外公是國軍將領唐生智,父親也有曾經就讀國民黨軍校的背景。從小在毛澤東主義的籠罩下成長的她,曾經經歷過與被劃為「右派」的父親切割的痛苦經驗,也曾經一心想做毛主席的「好孩子」。1989年六四天安門屠殺事件的發生,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道路,艾曉明也是其中一位。
她自覺地引介西方女權主義思想,翻譯並導演女權主義舞台劇《陰道獨白》中文版,並且在五十歲以後拿起攝影機拍攝許多紀錄片,關注約會強暴、愛滋病患關懷與維權、太石村村民罷免村官、汶川地震公民調查、烏坎…等事件,並且在最近完成了紀錄與反思中國大陸人權迫害歷史的紀錄片鉅作-《夾邊溝祭事》。
因為投身拍攝這些「禁片」,不懈地介入公共事件,並且以公共知識份子的身份成為(劉曉波發起的)《零八憲章》的首波連署人,獲得國際人權獎項(西蒙·德·波伏娃獎)的她終於遭致來自黨國的嚴厲打壓:無法自由出國,無法講學,最後被迫提前自廣州中山大學退休。
除了艾曉明教授外,在首尾兩章之間,這本書還寫下了寇延丁、王荔蕻、葉海燕、王峭嶺等女性的公民抗爭故事。多年來,這些故事一直靜靜的待著,等著有一個人來寫它們。這些故事當中的片段,或許不是完全沒有人寫過,書中的主人翁間或也有公開文字描述過,但像趙思樂這樣與當事人保持有距離又似無距離的關係,像這樣完整與細膩地寫下來,是第一次。
在趙思樂感性與理性兼具的筆觸下,這些女性之間,她們和公民抗爭運動的男性之間,以及她們和整個當下中國的政治社會脈絡之間,產生了嚴絲合縫的巧妙交集,也有著殊途同歸的共同指向。她們的努力,她們的抗爭和犧牲,都共同指向一個艱難但永遠不放棄可能性的想望:一個能讓每一個公民能過上尊嚴與美好生活的民主中國。
優秀的非虛構寫作,來自於紮實的採訪,貼近並深入受訪者的生命故事和內心糾結,而且需要與受訪者保持適當的倫理距離,甚至還不能忘記在筆下維持著一個深刻的批判和自省空間。
為了記錄二十一世紀以來的中國,外媒記者的中國觀察,積累成不少精彩的非虛構作品,有何偉(Peter Hesley)的《尋路中國》,也有歐逸文(Evan Osnos)的《野心時代》,以及台灣記者李志德的《無岸的旅途》…等書;大陸作者也沒有辜負這個時代,優秀的紀實/非虛構作品包括翟明磊的《出大事了》、寇延丁的《敵人是怎樣煉成的:沒有權利沉默的中國人》、徐友漁、華澤主編的《遭遇警察》、華澤的《茉莉花在中國:鎮壓與迫害實錄》、張贊波的《大路》…等。當然,這些書大多都無法在中國大陸出版,少數能夠在中國大陸出版的,也只能是經過審查「閹割」的刪節版。
趙思樂這本書,毫無疑問,可以列入當代中國大陸最優秀的非虛構紀實作品之一。由於在大陸出版的可能性等於零,無刪節版的出版只能選擇台灣;非虛構紀實的書寫所需要的,如趙思樂所說,是「自由的紙」。
過去香港和台灣可以提供這種「自由的紙」,現在可能只剩下台灣。但如同一位出版人和我說過的困境:「可惜台灣出版環境太差,出版社銀兩不足,不然可以藉機成為華人出版的大本營。」
寫作者需要讀者,有如寶劍惜英雄;趙思樂曾對我說過,台灣擁有華文世界素質最高的一批讀者。我一直沒追問為什麼她會這麼覺得。如今,思樂的寶劍已經鑄成,我似乎也沒必要去問她為什麼了,因為(台灣)讀者應該可以代替思樂自己做出最好的回答。
我個人也很喜歡這本書的名字-《她們的征途》。魯迅說過,其實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她們的征途就是這樣的一條路。走上征途的她們不孤單,也不該孤單,而應該被世界看見;通過閱讀這本書,且讓我們(所有華人世界的讀者)陪著她們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