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吹笛人的催眠下,大家都相信鳳梨酥年產值高達 200億,蔡政府上台三個月,就因陸客減少導致鳳梨酥產值損失50億,而不管其實根據經濟部統計,去年台灣烘焙業全年總產值只有216.5億台幣。(總統府)
這幾天大家都從媒體上看到「寶可夢狂潮」:成千人群聚集在一起,不時朝著同一個方向蜂湧奔跑,但沒有人眼睛看著前方。這幅被美國《時代》雜誌形容為「預見末日景象」的奇觀,就像格林童話的《吹笛人》故事一樣,笛聲魅惑著孩子們,在夜裡跳著舞走進深深的黑暗。
不玩寶可夢的人當然可以訕笑,明明看上去是清醒的人,卻跟著手上的寶可夢雷達,甚至只是跟著身邊的陌生人跑來跑去,這行為簡直和被催眠沒有兩樣。但有沒有人意識到,在寶可夢出現之前,其實我們早已經隨著不知從哪裡傳來的笛聲起舞?
就拿當前在社群網路具有「領導」地位的爆料性新聞來說,有多少次大家跟著發文者痛罵商店黑心或店員服務態度差?因為發文當事人的情緒,認定被爆料對象可惡是可憐?又有多少人,早已把「XX不意外」當做網路發文的固定用語?
再從這兩週圍繞著蔡政府上任滿三個月或一百天為主題的新聞來看,一家專營陸客團的旅行社無預警倒閉,有多少人因為標題和新聞寫作的引導,直接得出「民進黨執政—北京不高興—限縮陸客—旅行社倒閉—是蔡政府的錯」這樣的結論?而沒有被報導凸顯的市場、經營方式、資金調度,和倒閉的結果有沒有關係?一家旅行社倒閉,和十家、百家旅行社倒閉,之間的因果連結、對台灣經濟的不同意義,和那不同意義應該有的不同對策,在新聞的笛音沒有碰觸的部分,又有誰去思考?
於是在吹笛人用笛聲催眠下,大家都相信新聞所說,年營業額上百億的台灣手搖飲市場,在蔡政府上任兩個月後業績下滑兩成,總值破億元;用兩個月陸客來台人數推估,不到十萬的陸客承擔了近億的業績壓力。大家也相信,鳳梨酥年產值高達 200億,蔡政府上台三個月,陸客減少導致鳳梨酥產值損失高達50億,而不管其實根據經濟部統計,去年台灣烘焙業全年總產值只有216.5億台幣。
而吹笛人也讓我們相信,民進黨政府和中國是0與100的兩極,絕無協商妥協的可能;政策要南向就一定不能西進、要顧勞方就一定要犧牲發展;和企業合作就一定是圖利、對弱勢友善就一定是討好。
當然也別忘了,還有笛聲會告訴我們,有些政治人物是神、有些政治人物則必須是妖魔,有些議題立場佔據了前進價值的高度、另外那些就一定是保守利益的遺毒。
不知道從哪裡傳來的笛聲,正引著我們往什麼地方走去。在盈耳的笛聲中,我們忘了我們知道什麼、相信什麼,我們睜著眼卻看不見前方,只知道一味地朝著笛音指引的方向走去。
沒有人知道,若前方出現懸崖或深淵,吹笛人會不會叫醒被催眠的我們。故事裡的吹笛人,用笛聲讓老鼠跳進河裡,讓孩子從此消失,而你我現在聽到的是誰的笛聲?又會把我們帶去哪裡?
※作者為本報資深記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