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院門診總量不減反增 健保署擬縮減門診給付

上報快訊 2017年11月27日 10:00:00
健保署推分級醫療未見太大成效,擬推新措施。(攝影:李隆揆)

健保署推分級醫療未見太大成效,擬推新措施。(攝影:李隆揆)

衛福部健保署今年陸續推動許多措施盼擴大分級醫療,但未見成效。健保署規劃從2018年起研擬分級醫療新措施,希望5年內醫學中心,區域醫院門診量能減少10%,超過則可能不給予或降低給付,按過去的門診量估算,逾7百萬人次受影響。

 

據《自由》報導,健保署今年推行擴大分級醫療措施後,近半年裡醫學中心收治轉診量較過去成長,達16萬件,但下轉地區醫院﹐診所等卻只有2500多件;區域醫院收治轉診13萬件,下轉僅1000多件,引發小型院所抱怨病人上轉治療穩定後,很少被轉回,生存不易,大醫院輕症卻仍增加。

 

健保署統計,從2010年到2016年,醫學中心總門診量成長507萬件,區域醫院更成長768萬件;而醫學中心收治上呼吸道感染、結膜炎、擦傷、皮膚黴菌病等初級照護率約12%至14%不等,區域醫院更近20%,平均每5至8名病人就有一名輕症,可能排擠重症患者。

 

報導中也指出,為更確保大醫院資源用於急重症,且2019年受僱醫師納入勞基法,大醫院人力恐更不足,須更有效將輕症下轉;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將研議對大醫院門診進行總量管制。

 

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坦言,目前內部以初級照護率等估算,5年減10%門診比較合理,但細節需再討論;大醫院不能總推說無法拒絕輕症病人,應負起衛教責任。而對大醫院下轉病人,會研擬增加給付等鼓勵措施,期能進一步落實分級醫療。

 

【延伸閱讀】
●【增加部分負擔無效】周末診所不開門 民眾仍「小病跑大醫院」
醫療M型化!大醫院塞爆 地區醫院倒了兩百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