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交流從困境走向死路

回頭是岸 2017年12月01日 00:02:00
兩岸參加所謂交流的專家與學者,常常只剩那些固定班底,談固定議題、寫固定內容。(中新社提供)

兩岸參加所謂交流的專家與學者,常常只剩那些固定班底,談固定議題、寫固定內容。(中新社提供)

自從去年520兩岸官方互動中斷後,中國台辦、台研系統辦理交流會議的頻率逐漸增加,特別是今年十九大過後更趨頻繁。

 

筆者有幸跟著偷聽了幾場。中國領導、專家及學者不分背景、角度、主題,不外乎三個關鍵字:一個中國、和平統一、台獨必敗,再加碼演出台灣媒體如何扭曲,他們受了多大委屈。與其說是交流研討,不如說是抱怨、喊話、洗腦大會。

 

中國學者無論出身、背景、專業,都口徑一致毫無例外;看上去十餘張面孔,其實只有一個人、一張嘴,而且對台灣及兩岸現狀毫無意願了解、討論及科學分析。舉例而言,中國台研官員與學者對於台灣所謂主流民意的理解,仍停留在川普總統的水平:不利的發展一定是假新聞、少數意見(例如天然獨根本不存在,只是媒體炒作;洪秀柱下台不是政見問題,只是做人失敗);台灣赴中國留學意願提高,馬上解讀成統一在望。殊不知,想賺錢、求發展,跟政治、民主上的認同,從來就不是一件事。否則在中國近三十萬的美、日籍人士,理應相當有助於改變美、日對中國的印象。畢竟,物質也許可以決定很多事,但行為經濟學也告訴我們,所有人永遠在理性與感性間掙扎。

 

這或許是刻意的安排,例如對岸目前檯面上所謂的台灣研究學者,幾乎沒有「海歸派」,大概是怕海歸派受西方科學為基礎的教育,會真的去用數據、調查分析台灣問題,進而提出大逆不道的觀點。

 

去參加這種極為扭曲的兩岸交流會議的台灣學者又是誰呢?一是真心認同者,但這種佔極少數且持續減少中。另一種是基於深入敵營知己知彼的考量,這種也佔少數,況且通常想來也不一定受邀。多數的的台灣學者是認為兩岸交流比不交流有利,同時又可透過資訊的更新及人脈的維繫,維繫其兩岸專家的身份,所以就算耳朵長了繭還是要來。這種類型是主流,不過面對打群架的中方官員學者,同時又寄人籬下,通常也只能說好話而不說真話。在這個結構下,兩岸輕則無法蒐集到真正的思維與脈動,重則被蒙蔽在各種假象之下。

 

這樣的交流二十年下來,對岸無論是黨與政府的台辦系統,或所謂台研系統的學者,瞭解台灣的能力所累積的限制及障礙越來越高。時間一久,兩岸參加所謂交流的專家與學者,將只剩那些固定班底,談固定議題、寫固定內容(稍微比對今年去中國大陸出席會議的名單及題目重複性就知道),只是兩岸的參與者在創造自己的政績業績,對兩岸交流貢獻有限,還可能產生誤判、誤解的反效果。

 

中國當然有真正知台、敢說的專家學者,但為數不多。隨著習近平大權鞏固,一言堂式的言論在中國可能更受重視,真話更無法浮現。其次,未來兩岸交流可能更多是發生在地方、區域而非中央;各地台灣問題專家學者水平參差不齊,但都有開會交流的業績壓力,也是造成困境的另一個原因。

 

對台灣而言,原本就有不少人認為不接觸、不往來最好。隨著交流跟不交流無異,只是浪費時間原地踏步,願意參與者就會越來越少、越來越集中,越來越無法反映台灣的真正想法。兩岸交流累積的錯誤及扭曲,非但無法化解,可能還會惡化。台灣多元複雜不易了解,每天用功看新聞也無法參透掌握;中國只有一人一嘴,台灣學者只要去過一次便可自稱專家(就像筆者)。逐步走進死路的兩岸交流對誰不利已很明顯。除非這是有意識地選擇,否則就由不利的那一方來改變吧。

 

※作者為兩岸研究專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