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慶富聯貸案的問題,必須回到公股本身的制度問題來思考,行政院長賴清德若能落實從市場舉才、建立銀行董事相應的權力與責任,那才是功德一件。(資料照片/張文玠攝)
金管會與財政部因應27日財委會報告慶富案相關聯貸、自貸等資金追償情形,在26日先行提出書面版本。其中提到獵雷艦案不續約將造成120億損失,加上一銀自貸損失與其他自貸案的損失,總共約148.97億元。亦即,光是一個慶富集團,就讓國庫損失了近150億,這些錢隨著慶富集團的破產,將連一毛錢都拿不回來。
慶富案在銀行一連串徵信準備不足的情況下,本應要從履約能力來打回票(拒絕聯貸)。最後為什麼會通過層層關卡,通過200億的聯貸案,我們可以從幾個關鍵問題來思考,並反推公股高層的心態變化。
第一:為什麼主辦鉅額聯貸案的公股行庫,不是由國內公股的龍頭兆豐而是第一銀行?
第二:為什麼明知道慶富還不出錢,公股行庫不是按照程序認定違約,而是加碼通過紓困案,意圖借慶富公司更多錢?
從時間來看,當時洽談聯貸案時慶富確實先找上兆豐,但由於蔡友才已經和尹衍樑籌設鑒機,亦即在為了退休後謀出路(後因不法利用公司資源,遭求刑12年),自然不會願意接下風險極高的慶富聯貸案。而對於一銀的董事長蔡慶年,2015年恰巧遇到一銀改選,蔡慶年為了保住董座位置、以及一路做到2017年光榮退休,只好全力配合政府政策。
再加上慶富若還不出錢,這些公股行庫的高層將難辭其咎。為了不要讓損失的責任落在自己身上,因此這些高層們打算先挪用納稅人的錢來救急慶富,待事件爆發後,內部早人事已非,但這些高層們不僅因配合政府政策而得到更多的酬庸機會,更能從借錢的錯誤脫身,就如同他們在財委會備詢,不斷強調自己不是當時做決策的董事長、總經理。
也就是說,整個慶富聯貸案的問題,還是得回到公股本身的制度問題來思考,這樣的酬庸、不受旋轉門規範的制度,給了這些高層有配合政府的動機,而不管內控及法遵,因政府有決定這些公股人事的權利,更使得這些高層不敢違背政府意志。
若沒有落實從市場舉才、建立銀行董事相應的權力與責任,防止財政部干預人事,造成財政幫眾的溫床將不斷滋生腐敗。而若能從此次慶富案學到教訓,一展新閣揆的魄力,那就真的是賴院長您的功德了。
※作者任職於私人金融機構的研究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