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7年積極在南海爭議水域布局。(湯森路透)
2017年北韓因多次試射飛彈而成為全球關注的亞洲焦點,而延續多年的南海爭議則因美國減少介入而較少被國際社會注意。
然而,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報導指出,在2017年間,中國趁著美國將焦點轉移至朝鮮半島之際,默默地在南海爭議水域進行軍事擴張,同時也積極透過各種方式拉攏並安撫南海爭議的相關國家,企圖成為南海霸主。
對此,美國研究學者也指出,2017年中國在南海勢力擴張的豐碩成果,已引起美國及其盟友的注意,2018年南海議題可能將重回全球媒體的版面。
儘管大多數分析家皆認為,白宮早已將南海議題擱置於一旁,但事實上川普政府曾經於今年年初表示,將對南海爭議採取更加強硬的態度。
川普的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1月時曾公開表示,在南海的島嶼上填海造陸、建立軍事據點,這樣的行為就好比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一樣,是強佔他國領土的流氓行為。
「我們不得不對中國發出明確的警告,首先必須停止島嶼的建設工程,其次則是不得進入這些島嶼之海域」提勒森曾明確表示。
然而,當朝鮮半島局勢逐漸升溫,川普政府則將大多數的亞洲外交資源用於處理北韓問題上,偶而也會提及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問題,除此之外則鮮少討論前任政府所關注的其他亞洲議題。
在川普18日所公布的68頁《國家安全戰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NSS)中,僅在第48頁中簡短提到川普政府對南海議題的態度,「北京在南海島嶼上填海造陸和建立軍事據點的行為,已危及各國的貿易自由流通,並威脅到其他國家的主權,破壞了該區域的穩定」。
對此,政策分析家皆認為,《國家安全戰略》中對於南海議題的闡述將僅限於此,並不會有更進一步的具體行動。
曾在2013年到2016年間擔任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國務卿的福克斯(Michael Fuchs)認為,未來中國將依照他們的長期戰略繼續在南海上攻城掠地,但唯一改變的是美國已不再關注南海。
對於川普政府這樣的作法,《CNN》報導分析則認為,由於南海爭議並非像北韓導彈和核彈問題一樣有一觸即發的危險,而北韓導彈更可能對美國本土造成威脅,因此擁有商人思維的川普做出這樣的選擇也不令人意外。
澳洲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國際安全專家格瑞姆(Euan Graham)表示,「對於川普總統這樣的人來說,南海問題本來就很難吸引他的注意,因為它所牽涉的是抽象的區域防禦和安全穩定」。
在美國轉移焦點的這一年間,中國仍持續拓展其海上實力,一方面佔領具爭議海域之島嶼,並在之上建立軍事及人為建設,另一方面也積極拉攏牽涉南海爭議之沿岸國家。
《CNN》指出,在中國的外交努力之下,南海爭議的和平進程確實有很大的進步,除了菲律賓、印尼和馬來西亞因經濟利益而選擇投入中國的懷抱之外,今年8月中國與東協(ASEAN)也在《南海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簡稱COC)達成共識,建立起解決爭端的正式程序。
對此,批評人士則認為,《南海行為準則》並未提及任何國家對爭議島嶼軍事化的法律約束,對中國完全是一面倒的有利,但東協中卻僅有越南提出反對意見。
批評人士更進一步指出,若美國、東協國家並未給予越南強而有力的支持,越南終有一日也將因經濟利益屈服於中國。
專家提到,中國領導人在南海主要採取長期抗戰的策略,一方面利用經濟優勢影響爭議水域小國的選擇,另一方面則等待像是美國等強國失去耐性,進而成為南海及亞洲的霸主。
「亞洲海事透明倡議」(AMTI)主任波林(Greg Poling)表示,「過去10年來,北京認為南海危機永遠都不會引起緊急的危機,而美國遲早會失去耐性,而現在看起來他們是對的」。
然而波林也指出,中國在南海的動作若持續加大,便會引起美國的危機意識,進而在2018年重回南海地區捍衛美國和其盟友在此的主權和經貿利益。
而若是川普政府仍不將中國在南海勢力擴張視為重要議題,那麼除了菲律賓、新加坡等東南亞盟友將轉身投靠中國外,澳洲、印度和日本等實力堅將的亞洲盟友也將因經濟利益而被中國所收服。
在《南海行為準則》和東南亞盟友的護航下,預估中國未來在南海將得以部屬更多軍事設備於爭議島嶼之上,成為名符其實的南海霸主。
儘管美國國際關係專家普遍認為美國應在中國佔領更多爭議水域前介入南海爭議,但格瑞姆也提到,就算川普政府有意介入,仍需先針對南海議題的重要性說服美國國民和國會,才得以有進一步的實際行動。